鲁迅寄给母亲的家书,写在十分优雅精致的花笺纸上。
闻一多写给父母的家书手稿。
抗美援朝烈士李征明写给妹妹的家书,图文并茂,显示了无限才华和意趣。
自古以来,家书便是联系沟通、思亲寄情的纽带。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写一帧信札,家书中可叙述家庭琐事、抒发内心情感,也能展现家庭文化、传承优良家风,亦能记录历史事件、书写社会变迁。一起走进正在中华世纪坛展出的《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回溯家书故事,重述家书情怀,感受字里行间穿透人心、跨越时空的力量。
1
亲情之念
家书是一根长长的线,把分隔两地的亲人的心紧密相连。看短短家书,即便是家庭琐事、碎语闲言,却也其情切切、其意拳拳。
展览中的第一封家书,是一组来自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木牍,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实物家书。
两件木牍两面均有墨书秦隶,共计527字,是从军出征的士卒黑夫和惊兄弟俩写给家里的大哥衷的。据专家考证,这两封家书写于公元前223年。
这两封信不仅可以确证一些史实,同时也让2200多年前的一份亲情扑面而来。当时,黑夫和惊在离家乡400多里的淮阳,跟着秦国大将王翦打仗。信中,他们叙述了自己从军征战的情况,同时反复问家人,尤其是问母亲的身体还好吗;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并叮嘱妻子要孝敬和照顾老人,如果有矛盾要谦让老人;怕家人牵挂,告诉他们如果求神祭拜抽到下下签,不要担心,那是因为自己身处叛逆之城的缘故……
而黑夫和惊兄弟俩的结局是什么?当年上百万秦楚士卒和百姓的悲欢离合、生死分别,只凝聚成了《史记》中的22个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中国人在表达感情方面是倾向于含蓄的。但也正因此,当我们读到文字中透露出的那些爱与温暖时,就会特别动容。
1924年5月,鲁迅于北京重装住所后,接来母亲同住。1926年他离京南下,母亲仍在此居住。1935年11月15日,鲁迅于上海向在北京的母亲寄去了一封用花笺纸写就的家书。书信中极尽恭敬之责,敬问起居、关心健康,以及报告上海一家三口的生活情况:“牙痛近来不知如何?倘常痛,恐怕只好拔去”,“海婴很好,每天上幼稚园去,不大赖学了”,“近来此地颇多谣言,纷纷迁避,其实大抵是无根之谈,所以我们仍旧不动,也极平安,务请勿念”……
据《鲁迅日记》统计,鲁迅与母亲往来书信271封,遗憾的是仅有50封保存下来,收藏于北京鲁迅博物馆。在这50封信里,鲁迅着墨最多的是爱子海婴。从海婴的衣食起居,到他健康成长,上幼稚园,上学,每每都写得细致入微。
母亲非常喜欢这个小孙子,鲁迅来信中如附有海婴的信,她一定要俞芳代笔给海婴复信,写完还要念给她听,认为不合适的地方再修改,并重新抄写后方寄出。三代人之间的亲情,就这样以中国最传统的方式凝聚在方寸之间的信笺里。
见信如晤,见字如面,揣摩这些朴素的文字,仿佛能见写信者思索再三、落笔成篇,收信人灯下展卷、泪落沾襟。
2
修身之德
中国历来对家文化极其重视,一个家族、一个家庭的家风,对内影响着个人的品格,对外影响着社会的组成。而家风,传承于家训里、体现在家书中,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家书,都是一个家庭家族的家风展现。
展厅内,北宋时期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封家书,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
司马光历仕四朝,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处世智慧,融入到了这封家书《训俭示康》中。家书紧紧围绕着“成由俭,败由奢”这个古训,结合自己的经历,旁征博引许多典型事例,对儿子进行了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教诲。信中名句有“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等,极具现实意义。
《训俭示康》对司马康一生影响深远而巨大。司马康自幼便“敏学过人,博通群书”,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司马康为其检阅文字。他“事父母至孝”,为官品行正直,“为人廉洁,口不言财”,以天下和民心为怀,声誉很高。他去世后,从公卿士大夫到市井百姓,都前往吊唁,无不为之痛惜。这种道德操守和声誉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亲司马光的殷殷教诲,是把家书家训牢记于心、躬行实践的结果。
好的家文化,能给奋斗的行者以智慧,能给漂泊的游子以温暖。同样借家书教育子女的还有梁启超。梁启超9个子女,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在家书中,梁启超对子女们的为人、治学、立业等方面,都给予了细致指导。谈生活时,他说:“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谈到社会,他说:“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因自己地位做得一分是一分,便人人都有事可做了。”谈如何立业,他说:“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从梁启超家书里,我们能窥见父辈对子女们深切的关爱和优良的家风传承。
人的一生,最不可停止的就是学习成长,这点在展出的家书中也有较多体现。
彭雪枫,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展览中展出了一封他于1943年3月11日写给妻子林颖的信:
“先告诉你一个值得向我庆贺的好消息,即我以1943年以来唯一的愉快的心情,读完了并缩短了我的读《党史简明教程》的计划。你离开之第二日——3月8日我开始读党史,原定计划是十天读完它,读到三分之一时,改为五天读完它,然而我四天之内读完它了!全书共计四百三十页,每天读一百页,幸而没有耽误,终于两次缩短了计划,请你替我高兴吧……”
这封信中,彭雪枫谈到自己正在读党史等理论书籍的情况。他酷爱读书,常说:“知识之在我,向来是如饥似渴的。”后来,新四军的指战员都知道,彭师长读书有“三上”,即马上、船上和庙上。
片纸千钧重。家书寄托胸臆,传递人生经验;家书娓娓道来,化育家庭品格。既有身教,又有言传,于字里行间体味朴素的美德、平凡的操守,领悟生活的经验、生命的价值,真可谓“家书抵万金”。
3
爱国之心
在传统中国家国同构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中,家书不仅表达对家人故土的思念,也往往承载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闻一多,本名闻家骅,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投身其中。这期间,他接连收到家中两位哥哥来信,说父亲希望他回乡。原来此时远在湖北老家的父亲,由于无法了解北京真相,出于对爱子的担心,要求他暑假返乡。然而,对于父亲的此番催促,他却没有答应。个中原委,都被他写进了1919年5月17日寄给父母的一封长篇家书中:
“今年不幸,有国家大事,责任所在,势有难逃……两大人虽不见男犹见男也。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忠孝二途,本非相悖,尽忠即所以尽孝也,且男在校中,颇明大义,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
这时的闻一多年仅20岁,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个人的一切相比,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在这封信中他围绕回乡还是留校、尽孝还是尽忠所坦露的情怀,可以说是五四青年最突出的时代特征。
很多时候,革命战士们的家书也是就义书、明志书、宣誓书。细细品读,总能为他们博大的情怀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感动。
“恐十年不能回家”“将全力贡献革命”,八路军高级将领左权在苏联学习时常致信母亲,可是直到牺牲,他都没能履行与母亲的“十年之约”。在给母亲的最后一封信中,左权写道:“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
“青年人要找到光明前途,惟一参加革命工作和各种建设上去,和参加组织更是重要的政治生命。”这是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李征明在朝鲜战场寄回的家书。李征明生前写给父母和兄弟姊妹的6封家书,字里行间体现了对新中国的热爱。在写给父母的信中,他希望姐姐和弟弟们追求进步,早日加入党团组织;在给妹妹的信中,则告诫她们努力学习知识。“今天流血流汗是光荣的,是为了朝鲜人民的独立,为了祖国的安全建设,使人民和我们的家人过上好日子。”他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最终牺牲在战火硝烟中,年仅23岁。
对于英雄先烈来说,“取大义,舍小我”,从不在一时一刻,而是终身的信条。品读他们留下的家书,能强烈地感受到他们身上涌现出的忧国忧民、舍生取义的情怀和气节。今天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仍然不乏奋不顾身保卫祖国和人民的“最可爱的人”。
2020年2月7日,北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李佳辰随国家援鄂医疗队赶赴武汉。李佳辰的妈妈韩金香是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长,2003年曾参加抗击非典。这次疫情暴发后,她鼓励女儿支援武汉,但孩子真上了前线,她却忍不住担心。
2月10日晚上,子夜已过,难以入眠的韩金香给女儿写了一封信:“小丫头,今天是你在武汉的第一个夜班。此时此刻,妈妈坐在办公桌前,满脑子都是你在武汉工作的想象。看着旋转的时钟,计算着你下班的时间。闺女,防护服穿得是不是规范?戴着三层手套操作是否方便?你已经进入病区3个小时了,护目镜里的水雾和汗水会不会影响视线?你对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如何传递温暖?时间一分一秒地向前赶,闺女,坚持住,你正在用智慧与汗水与病魔搏斗。妈妈坚信,这次特殊的经历,注定会成为你人生中的一次沉淀与成长。”
几天后,李佳辰给妈妈写了一封回信:“老妈,别紧张,请给我逆行而上的勇气,我正是当年那个勇往直前的你啊!”“17年后,我终于成了你。我们同是白衣天使,更是肩负同样使命的战友。我们一路相伴,砥砺前行。”
家人是软肋,亦是铠甲。正是有了家人的鼎力支持、家书里的自豪与荣耀,战士们更有了明知艰险还要坚定逆行的勇气。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五千年历史更迭,家书里的浓浓情意却永远不变。无论是闲坐屋檐下的絮絮叨叨,还是烽火壕堑中的匆匆几笔,家书之美在于文字中有爱、有义、有家、有国。书为心画,言为心声。多少人曾以这样郑重的方式,让心与心如此靠近,让天涯成为比邻。(文内家书文字均按原文未修改——编者注)(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