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许多多的虚字,其实原来都是实字。造一个字不容易,迫在眉睫的实字都造不完,谁能想到造一个虚字呢?
比如“而”字。《论语》中的“而”字,绝大多数都是虚字,差不多都当连词用,但作用不尽相同:“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表示并列关系,“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则表示转折关系;“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表示假设关系,“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则表示相因关系。和“已”字结合起来,更有意思:“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已而”是“算了吧”的意思;“君子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而已”则是“罢了”的意思。
但刚刚造出来的“而”字,的的确确是个实字。《说文解字》:“而,颊毛也。像毛之形。”“而”是个象形字,像脸颊上的毛,即胡子。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而为口上、口下之总名。分之则口上为髭,口下为须。”甲骨文“而”字,只有下面一部分,像下巴上的胡子,也有人说像络腮胡子。金文之后,“而”的字形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上面一长横表示鼻端,一小竖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像嘴上的胡子,即口上之“髭”;内层像嘴下的胡子,即口下之“须”。
胡子,是男性的象征。一是,到了一定的年龄才会长胡子,“嘴上没毛,说话不牢”的意思是,人太年轻了说话靠不住;二是,长了胡子并不一定适合留胡子,“母在不庆生,父在不留须”的意思是,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能显得自己老。传统戏曲中,有一种角色叫“老生”,又称须生或胡子生。胡子在戏曲里有一个专词,叫做“髯口”。看着那如飞流直下的髯口,是不是有点像“而”字呢?
一位叫桀溺的人对子路说过一句话:“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其中“而”同“尔”,指子路;“辟人之士”指孔子。这句话让孔子很受伤。(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