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上”字,上面一短横,下面一长横,是个指事字。一长横是基准线,一短横是指事符,表示所指在上。所以,凡说“上”,一定得有个基准。离开了具体的基准,说上和说下甚至都没有了区别。这和说下一样,也得有个基准线。离开了具体的基准线,说下和说上也就没有了区别。
小篆“上”字写作一横一竖。一横是基准线,一竖是指事符。竖的下端立在一横的中间,表明从此而上。从理论上讲,向上的空间是无限的,那一竖就是一条射线,可以无限延长。所以,《说文解字》说:“上,高也。”
多高的才算高呢,不好说。但最高有多高,却不难说。汉乐府民歌中,有一首诗叫《上邪》,是一个女子的爱情宣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里的“上”,指的是天。上邪,就是喊一声“天啊”。先把天叫醒,然后对它发誓。“上”为什么是天呢?因为天是最高的。天不仅高不可攀,也不容挑战。在古人心目中,要发誓,就应该对天发誓;只有对天发誓了,才算你是认真的。这不仅意味着事之重大,也意味着天之权威。
人对“天”的态度变化,缘于人对“天”的逐步认识,但这并不表明“天”的地位和权威在下降。天仍然在上面,我们仍然生活在高天之下。把天放在心中,把天当一回事,我们可能会多一些敬畏,多一些自我约束。
你在何处,你是什么样的姿势,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你不踩在一条实实在在的线上,你不保持一种平平静静的状态,谁能知道你在何之上,上在何处?
既然天是至高无上的,你难道还想“上天”吗?(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