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道路硬化集资款,由组长收取后直接支付给施工方,且直接用施工方出具的收条入账,这不符合财务管理规定……”前不久,乐山市犍为县纪委监委督查组干部尹耀辉在铁炉镇开展组级资金监督检查时,发现一村民小组集体资金存在“白条入账”的情况,随后该问题线索被移送案件监督管理室按程序处置。
组级资金是农村集体“三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2022年以来,乐山市纪委监委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制发专项清理工作方案,在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基础上,整合“室组地”力量,通过“关口前移”、监督力量“下沉”,重点对组级资金未建立账套、资金未入账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在全市铺开组级资金专项清理。
组级资金涉及范围广、项目多,直奔一线、精准切入,才能更好掌握真实情况、发现问题线索。犍为县纪委监委按照全市部署,组建由“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片区纪工委”组成的5个督查组,分赴各镇,进村入组现场督查。尹耀辉所在第二督查组,用半个月的时间,按照工作分工对3个镇的98个组开展督查和抽查。
“我们采取直接到组的方式,直面群众了解问题、核实情况,共发现问题43个,涉及组级资金2900余万元,涉及的问题正加紧整改。”犍为县纪委常委朱长风介绍道。
犍为县大兴镇纪委干部通过监管平台核查组级资金使用情况。(徐文 摄)
开展组级资金专项清理,就是要把问题找出来,把制度漏洞补起来。“我们建立职能部门整治先行、市县镇村四级纪检组织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从发现问题到建章立制全过程的闭环监督。”乐山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钟文介绍,在抓实联动监督的基础上,市纪委监委还督促市农业农村局着力发挥科技监督手段,把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功能覆盖至组。
监管平台升级到“2.0版”后,各县(市、区)针对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资金管理要求,明确严禁将资金存入个人账户,实行组级资金在线支付、“无现金”运行。去年6月,井研县纪委监委通过监管平台,发现东林镇打鼓滩村10组一处土地流转后,流转费却没有转入集体账户。经过核查,才了解到是小组长沈某把资金坐收坐支了。针对这一案例暴露的问题,县纪委监委对历年查处的组级资金类案件进行梳理,从中找出共性问题,列出问题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地制定监督清单,并在全县照单开展靶向监督。
监督发现问题后,关键还得督促解决问题,让群众看到实在的成果。市中区纪委监委针对组级资金自查自纠中发现的经济合同录入不规范、底数不清、帐实不符等44个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从源头遏制财务混乱现象。
“6组的一口鱼塘,按照老办法一年只能租到2000元,在区纪委监委的监督指导下,我们扩大了招租、招标范围,现在租金达到4000元。”在市中区土主镇红斗村,区纪委监委对前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开展回头看时,村里人感触很深。现在,全村组级资产全面盘活,效益比原先高出了一大截。
让集体的钱“活起来”、成为“明白账”,需要在监督上久久为功。2022年以来,全市已开展组级资金专项监督检查11轮次,发现问题线索15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人。针对701个涉及资金5968.58万元的未纳入监管组级账户,督促相关单位在对账核查的基础上,及时建立账套,促进组级资金正确有效使用。
乐山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深入开展组级资金专项治理工作,在“小切口”监督上下足功夫,切实把村民小组的“钱袋子”管起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作者:吕勇 金海波 王明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