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各地,最为感慨的,是中原、江南和岭南等地的宗族文化。很多地方,多少代人保持全村一个姓,使用同一个族谱。族长便是村长,全族家谱、祠堂、祖宅、祖坟一应俱全。我所居住的北京,经过数百年的变革,宗族的观念已经很淡漠,也几乎没有旧式的家庭按照四世同堂的方式居住在一座大四合院里共同生活。
我们能保存传承下去的,是传统的家风。
家风是家中行为准则、待人接物等的风尚和风格,更是一种落实在生活细节上的思想,由这种思想指导着人的行动坐卧。传统的家庭不主张分家,是以不分家为荣的。中国很多地方,都能见到“五世同居”“七世同居”的牌坊。好几代人好几百口住在一起,那必然有个规矩。比如,四合院的正房住父母,东西厢房住子女。
家风是整个家族的精神维系。各家家风,有的崇文,有的尚武,有的重农,有的重商。有的家风严谨,有的豪迈;有的家风,通婚不重财产重学问,不论贫富,只与读书人家通婚。有的家族是某某名臣贤相的后裔,那么更会遵从祖先的一些思想主张。有的家族有出洋留学背景,行为做派会带些“洋范儿”,如穿西装、吃西餐、听交响乐。
家风不同,但大多保存了儒家思想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立功、立德、立言等,并以此为己任。很多老宅院的木质大街门上都刻有对联,叫门联,以表明所崇尚的家风。有的是自家题写的,有的是沿用前人的。最多的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或者是“忠厚培元气,诗书发异香”“诗书承世业,孝友念家风”。这一类大众化的门联,上联是忠厚——即品德,下联是诗书——即文化;或上联是家——即横向的现实,下联是世——即纵向的古今。中国人期待的美好家风,是整个家族,千秋万世,都在有品德的基础上学习文化,诗书传家。
因为近百年以来的历史变迁、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以及人为的移风易俗,北京城中保持家谱、祠堂的不多了。在北京南城的胡同里有一户人家,大街门上有一对门联,写的是:“武肃勋名久,彭城世泽长”。横批叫:“铁券家声”。这两联的典故很丰富。上联中的“武肃”,指的是雍正朝被追封为武肃王的吴越王钱缪,谥号叫武肃王。“彭城”指代的是彭祖,他讳为篯铿,是彭姓、钱姓和韦姓的共同祖先。“铁券家声”,指唐代皇帝曾经赐给钱缪“丹书铁券”,俗称免死金牌。这户人家街门的门楣上有个石刻的匾额,刻着四个字:“钱氏宗祠”。
原来,这户人家是吴越王钱缪的后裔。钱缪是唐代人,唐朝灭亡以后,朱温篡了皇位,建立五代时期的梁朝,封钱缪为吴越王。后来钱缪独立称王,但没有建国,立了条祖训:“子子孙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钱缪始终是王,没有称帝。当赵宋王朝建立时,钱缪的孙子钱弘俶归顺了宋朝,并把家族迁到洛阳,由此分散到全国各处。北京的这一支,在清朝雍正年间建立祠堂,在道光十八年重建。吴越王的历史离普通人很远,但没想到他的后裔数百年来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始终保持着对祖先的祭祀和追思。钱缪当年在杭州兴修西湖的水利,至今杭州甚至全国各处的钱氏后裔,都与北京的钱氏宗祠有来往。
钱氏宗族最有特点的一面是流传了一本《钱氏家训》。1924年,钱缪的三十二代孙钱文选纂修《钱氏家乘》,他根据祖先的八训和遗训,总结归纳出了钱氏家训出版。这部家训有一句话,最能代表中国式家训的精髓: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俗语“富不过三代”出自这一段,但目前的理解有一些断章取义。“富不过三代”并不是三代一定败家,而是在讨论靠什么传家。如果靠财富经营传家,那肯定不过三代。因此家风必然以道德、耕读、诗书为上,靠财富则最差。
一个地方的家风是不能速成的,而是千百年的历史养成的。但现代化的社会,人越活越开,新式楼房中的新式生活,想来必会有新的家风。(侯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