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早上6时10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化内科医生蔡玲都要登上班车,赶往雄安宣武医院。她在这里接诊的1000多名患者,大部分来自雄县、安新县、容城县。“雄安宣武医院刚开诊,不少患者是冲着能在家门口挂到北京医院的专家号来的。”
如今在河北,这样的场景并不鲜见。“在石家庄就能让北京的知名专家看病,真是太方便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里,这样的话经常能够听到。
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呵护健康,医疗是重要手段,医疗保障水平直接关系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长期以来,由于医疗资源发展不均衡,河北优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京津医院对河北产生了强大的“虹吸效应”。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京津优质医疗资源“流动”起来,在河北下沉、扎根,很多患者再也不用去京津大医院“排长队”了。
家门口来了大专家,受益的是患者,也是医院和医生。如果说优质医疗资源的调配是“输血”,那么培养一支“不走的人才队伍”就是“造血”。就像宣武医院血管超声首席专家华扬说的那样,他们来石家庄不仅要治病救人,更要把先进理念“输”进来,进而造福更多患者。在这方面,保定市儿童医院和河北燕达医院有着真切的体会。
被北京儿童医院托管前,保定市儿童医院只能收治一些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重症来了不敢接、难症来了看不了。托管后,这两家医院开启了托管模式下人才培养的先河:给北京专家制定“传帮带”任务,对保定医务人员进行效果考核。通过系统化“传帮带”,当地医护队伍迅速成长,人员结构不断优化,医务人员医疗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如今,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三级儿童专科医院。同样在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带飞”下,河北燕达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教研能力也获得跨越式提升,以前不敢收的病人敢收了,不能治的病能治了。
“我们希望,不久的将来,即便没有北京专家,当地医务人员同样能对疑难杂症作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院长田剑的一番话,道出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心声。
2023年,京津冀异地就医备案全面取消,49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70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已建设40个京津冀医联体,实现河北省设区市全覆盖……随着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不断走深走实,越来越多的健康福祉将惠及千家万户,带来更多百姓的笑脸。(周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