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身边人身边事的教育警示直击人心。”
“力度大、惩戒严、无禁区,看后十分警醒!”
在十三届省纪委三次全会召开前夕,由省纪委监委与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三集电视专题片《决不姑息——贵州正风肃纪反腐》在贵州卫视及省纪委监委“网微端”、省内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同步播出后,引发干部群众广泛关注和热议。
统计数据显示,专题片播出期间在全省广电网络收视率排名第1位,省内收看人群平均值达132万人。“清廉贵州”客户端播出期间三天访问总量达104.7万次;多家中央媒体和大型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平台转发,为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党员干部群众观看后普遍表示,专题片精选相关案例,以直观、可视、通俗的方式,讲述落马干部违纪违法典型表现,深刻剖析腐败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回应了干部群众关切,展现我省对腐败行为决不姑息、一严到底正风肃纪反腐的坚定决心,发挥了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的作用,进一步凝聚了一刻不停歇、永远吹冲锋号的强烈共识和强大合力。
彰显对腐败决不姑息的坚定决心
专题片共三集,分别围绕“净化政治生态”“坚持风腐同查”“坚守人民立场”主题,选取13个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以案件典型表现、违纪违法人员现身说法、办案同志剖析点评、相关干部群众出镜讲述等方式,还原案件事实和剖析案发原因,进一步展示我省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的鲜明态度。
贵阳市政府副秘书长邱俊表示,片中披露的刘文新、钟阳、马长青等人,都在贵阳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对他们的严肃查处,充分彰显了省委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警示我们纪法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例外,如心存侥幸、毫无敬畏,则必将受到纪法严惩。
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李晓兰表示,近年来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大案要案查办力度,对赢得党心民心,净化政治生态,护航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看到专题片中雷文蓉、张富杰等问题干部主动投案,遵义市凤冈县纪委常委彭小芳表示,越来越多有问题的党员干部选择主动投案、交代问题,反映出反腐败斗争已深入人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成果,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效应。
“能明显感受到反腐力度越来越大。”铜仁市玉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群众杨宗陆看了电视专题片后表示,不光是“打老虎”,县里和街道拍“苍蝇”的力度也越来越大,现在身边贪污侵占、吃拿卡要等行为越来越少了,反腐败得民心,希望一直抓下去。
遵义市桐梓县海校街道虎峰社区居民董友军表示,“这两年省纪委拍的专题片我都看了,震慑力很强,我觉得今年的电视专题片更加关注民生,跟我们息息相关,少一个这样的腐败分子,我们老百姓的幸福就多一分。”
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活教材”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专题片在案件选择、案情披露、警示剖析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选取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内容,坚持把原因找准找透,既梳理共性问题,又结合案件类型和违纪违法细节,分析个性特征,使案件剖析更透彻、问题暴露更彻底,增强警示教育匹配度、针对性、感染力。
刘文新在担任贵阳市市长和黔西南州委书记期间,贵阳市政府各部门县处级以上干部及黔西南州县(市)、州直部门“一把手”因违纪违法被立案查处30余人;曾任黔东南州锦屏县委书记的毛有智为博取眼球、吸引关注大搞形式主义,因在锦屏县提出的工作部署“假大空”,被干部群众称为“吹牛大王”;曾任省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的吴青春,罔顾国家粮食安全,不认真履行“守护”之责,“靠粮吃粮”以权谋私,大搞权钱交易,在退休后被严肃查处……
三集专题片聚焦“一把手”滥权妄为污染政治生态、风腐“顽疾”潜滋暗长、丧失立场“啃食”群众利益等问题及危害,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句句沉痛的忏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身边人为镜鉴,既对试图伸手者当头棒喝,也对思想松懈者咬耳扯袖,给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直击心灵、振聋发聩的警示教育课。
“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一把手’是关键。”贵阳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肖建波表示,刘文新的违纪违法事实和出镜忏悔,为同样作为“一把手”的我上了深刻的一课。黔西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王波则表示,将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带头严守纪律规矩,正确用权、廉洁用权,既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又管好工程项目、带好班子和队伍。
锦屏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雷光林表示,身边人的警示震慑,为全县领导干部敲响了一记警钟,将汲取案件教训,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带头守纪破特权,自觉抵住诱惑,守住清廉从政初心。
专题片披露曾任黔南州龙里县委书记,黔南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等职务的刘华龙因不良嗜好走上不归路。“刘华龙案让我受到极大触动,如果不注重日常修身,一旦让利欲熏心和不良嗜好浸泡腐蚀,就会慢慢忘记自己的初心、身份和责任,不断腐化变质,最后付出沉重代价。”黔南州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陈禹表示,将时刻提醒自己,自觉净化生活圈、朋友圈,拒绝不良嗜好,保持洁身自好,不被“兴趣”打倒,不为物欲所胁迫。黔南州平塘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郑毅和家人一起观看专题片后表示,一定做到洁身自好、廉洁自律,从严管好家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昔日领导干部、今日阶下囚,身边人如此大的反差,发人深省。”省粮食和储备局机关纪委副书记曾真表示,作为粮食系统的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入查找制度漏洞、监管漏洞,分类强化警示教育,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守住廉洁从政底线红线,推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系统治理、长效治理,切实守护好贵州粮仓。
激发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担当
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专题片深刻揭露一些地方和单位腐败问题接连不断,有的地区和部门多名班子成员“前腐后继”等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压实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凝聚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强烈共识、强大合力。
“‘一把手’一旦权力失控,不受监督、不受约束,最容易对政治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省农信社党委书记杨松表示,专题片披露马林波相关案情后,在全系统引起强烈反响,自己将深刻汲取惨痛教训,带头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聚焦管权、管事、管人等关键环节履行好职责。
“看到祝胜修的违纪违法事实和出镜忏悔,让自己深感震惊。”贵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伟谊表示,将坚决扛起省委省政府赋予贵旅集团的使命任务,行权履责坚决做到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真正落实好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
铜仁市委常委、万山区委书记杨华祥说,将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加大对“一把手”和“关键少数”的管理监督力度,带头严守纪律规矩,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营造勤政廉政、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
黔东南州纪委监委第六审查调查室主任王庆奎表示,尽管身为审查调查一线人员,但在看了片子后仍感到无比震撼。只有把办案这个最有力的监督方式贯穿工作始终,紧盯“关键少数”,统筹查办案件“前后半篇文章”,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的完整闭环,才能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
干部群众对反腐败有新期待
反腐败关乎民心向背,关系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是一场只能进绝不能退、只能赢绝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专题片披露的有关案例再次证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腐败存量还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高压态势下仍有人不收敛、不收手,一些重点领域、重要岗位特别是“一把手”腐败仍然易发多发。党员干部群众对新征程的反腐败斗争坚定支持、充满信心的同时,也有新的期待。
“查处的这些案件再次印证,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腐败就不会消除。”贵州师范大学廉洁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李运才观看专题片后说,对于反腐败,我们既不能一味悲观,认为腐败是“不治之症”就放弃努力,也不能盲目乐观,指望见好就收、毕其功于一役,必须聚焦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紧盯大案要案,严肃查处一批典型案件,惩治一批腐败分子。
省委党校党建部主任、省监委特约监察员郑东升表示,反腐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健全纪检监察与组织人事、宣传、政法、司法、审计、财政、统计的贯通协调协同,进一步加强法规制度、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腐败心理预防的贯通协调协同,确保实现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让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推动实现标本兼治。
只有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下大气力,反腐败斗争才能走向纵深、取得更大制度性成果。黔西南州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邓麟宇表示,将认真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以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抓手,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和关键领域,坚决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同时,更加用好案件查办成果,加强类案分析,做实以案促改促治,减少权力设租寻租机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妇联副主席瞿应琴表示,妇联作为推进清廉家庭建设的责任单位,应该主动作为,督促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吹好廉洁风,让修身齐家真正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认同。
电视专题片《决不姑息——贵州正风肃纪反腐》播出,展现了我省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强化政治监督、正风肃纪反腐,以决不姑息的态度深挖严查腐败分子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尤其是党员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这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认可、理解和支持,更饱含公众对持续深入正风肃纪反腐的深切期待,也释放了对腐败分子零容忍的强烈信号。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反腐败绝对不能回头、不能松懈、不能慈悲,必须永远吹冲锋号。
新征程上,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十三届省纪委三次全会部署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