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监察法制网
登录 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监察技术

时间:2023-12-18 06:58:57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廉历12-15.jpg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历任刑部主事、庐陵知县、督察院左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

  王守仁从小深受祖父和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知书达理,志存高远,心智不同常人。12岁时,他曾与师塾先生讨论天下最要紧之事,便见识不凡,认为第一要紧事并非科举,而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

  公元1499年,28岁的王守仁第三次参加科举,进士及第,被派往工部实习政事。期间,他上疏西北边疆防备等八事。不久,被授兵部主事,从此踏入政坛。

  公元1506年,王守仁因为上书得罪了宦官刘瑾,遭受廷杖之刑,被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恶劣的自然环境、极度的物资匮乏、上级官员的凌辱,把王守仁逼至生命的绝境。但正是在这种境遇下,王守仁实现了“绝地重生”,实现了他思想生命的更生,这就是所谓“龙场悟道”。基于“心即理”的体悟,王守仁创立“知行合一”学说,成为他贯彻一生的关于“心即理”的实践原理。

  公元1510年,王守仁离开龙场,升任庐陵县令,这是他第一次实际管理地方政治事务,也是他“知行合一”思想运用于政务管理并取得实际效用的最初实践。

  公元1516年,王守仁被授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当时,江西中南部土匪四起,四处劫掠,给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朝廷多次派兵征剿,但收效甚微。

  王守仁认真总结过去官兵剿匪失败的原因,实地考察走访,勘察地形、了解道路交通情况、掌握敌人兵力部署以及各山头之间的相互联系、己方兵员及其作战能力等。之后,他亲自选练民兵,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严明军纪,发起三次大规模战役,在不到两年时间内,荡平了为患数十年的土匪。王守仁还以剿匪为契机,在当地建立起一支民兵武装。“灭贼”虽大获全胜,但他思考的是怎样用德治教化激发人心良知,平定社稷。随后,他在当地兴办学校,刻印儒学经典,规范户籍管理,推行乡约治理,很快,南赣地区好斗逞凶的民风得到改变。

  在王守仁的军事生涯中,最能体现他军事天才的,应该是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

  公元1519年,宁王发动叛乱。宁王密谋造反多年,手下拥有近20万的兵力,势力强大。王守仁得知消息后,冷静分析局势,决定用疑兵之计,拖延宁王的出兵时间。等到宁王反应过来,率大军直逼安庆时,王守仁又用围魏救赵的策略,率领八万平叛军直捣宁王老巢南昌。宁王不得已回援。两军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激战,宁王战败被俘,这场叛乱历时35天后宣告结束。

  公元1522年,王守仁辞官回乡,专注于讲学,他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他在天泉桥留下的心学四诀。

  公元1528年,朝廷忽又诏书数下,任命王守仁为两广总督,前往广西思恩、田州平定“叛乱”。但与此同时,他因长期的军旅生涯以及两广的暑热而终致旧疾复发,身体非常虚弱。他不断向朝廷上书,希望朝廷能够派员接替。但事实上,他的全部上书都被朝中权臣扣留,王守仁因此而耽误了治病的良机,终至不起。公元1529年,57岁的王守仁病逝。临终之际,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 王守仁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作为一代名臣,他严以修身、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作为一代名儒,他提出并一生践行“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念,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维宏)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75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