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监察法制网
登录 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时间:2023-10-22 05:50:13      作者:佚名 来源: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

  

  

  山东省临沂市临港区纪检监察工委紧盯影响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实、干部作风等方面问题,加强监督检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图为该区纪检监察干部在走访重点项目。 李霞 摄

  

  

  河南省平顶山市纪委监委聚焦大力实施产业体系融通、城市能级提升等工程,强化监督保障,助力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图为该市纪委监委干部深入企业一线,查访影响营商环境问题。 杨朝辉 摄

  当前,各地积极实施优势产业壮大工程,把谋划与建设产业集群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纪检监察机关如何找准服务保障着力点,聚焦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强化监督执纪执法,推动做好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文章?我们采访了三位地方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

  本期嘉宾

  王 琴 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郑建国 贵州省贵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戚 军 山东省临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聚焦产业集群发展情况,保障政策落地,助推特色产业和优质项目形成规模、做大做强

  记者:产业集群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对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请结合实际谈谈,护航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有哪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郑建国:“中国数谷”是贵阳的一张靓丽名片,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信息化产业蓬勃发展,有力支撑了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立足职责定位,自觉把纪检监察工作同“数字活市”战略目标相结合,聚焦责任落实,从关键部门、“关键少数”破题,由委领导班子带队,深入企业、工地、产业园区开展调研式监督检查,与责任单位“一把手”点对点指问题、面对面督责任,着力纠治政策落实中存在的温差落差偏差;把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监督保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围绕“贵商易”平台建设、2023年数博会筹办等持续开展专项监督,推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贵阳品牌;持续深化作风整治,久久为功,严肃纠治“庸、懒、散、软、浮、推”作风顽疾。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制定加强作风建设激励干部敢干实干快干会干的规定,引导激励党员干部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担当作为、奋发有为。

  戚军:在现代商贸物流崛起的同时,临沂深入实施先进工业强市战略,着力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现代高效农业、新材料、建筑建材、现代商贸物流等产业,奋力构建“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万亿工业”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推动现代化强市建设。我们紧盯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聚焦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要素环境、人文环境、法治环境、服务环境等方面,选取行政执法、工程项目采购招标、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等“小切口”,以点带面做实监督,推动行业开展系统整治,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比如,发现政策优惠申请渠道不明晰的问题后,我们推动行政审批部门升级打造“沂i企”平台,围绕“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开辟申报统一入口,实现政策“直通直达、直感直享”。

  王琴:滨海新区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基础雄厚,特色产业集群突出。近年来,坚持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大力发展绿色石化、汽车、高端装备三大优势产业和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我们制定出台相关服务保障举措,聚焦天津市“稳经济运行33条”、滨海新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春笋行动”等开展重点监督,推动一批民营企业“小升规、规升巨、巨股改”。督促完善各梯度优质中小企业支持政策,确保年底前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超60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超100家。督促优化招商政策设计,完善政策兑现制度,对新引进的产业项目实施“全周期管理”,推动招商政策落实;制定监督工作方案,围绕政策落实中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等作风问题进行监督,推动“清廉审批”建设。开展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专项监督,深入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空客飞机生产线提升改造项目等开展监督检查,推动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并以企业满意度为标尺,为职能部门评分,督促改进提升,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用好容错免责机制、澄清正名机制、回访教育机制,有效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聚焦关键环节,深入查纠影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记者:推动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促进资源要素的高效运转和深度融合。对此,立足职责,采取了哪些举措?

  王琴:一方面,我们把全区各级党组织落实保障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情况作为政治监督重要内容,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及时解决减税降费、金融支持、劳动用工和降低成本等方面的难题。开展走访服务企业活动,推动解决百余个问题,帮助兑现扶持资金数千万元,为企业纾困解难。比如,我们坚持巡察和服务并重,协调解决某公司缴纳水费问题。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共用一水表造成不便,了解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和主要障碍后,我们召集有关单位和部门研究解决办法,推动彻底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紧盯歪风邪气,整治突出问题,深入查纠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作为等违纪违法问题。比如,查处了某开发区市场监管局职员唐某向管理服务对象索要电子兑换券,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紧盯懒政怠政,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纠治“腾挪闪避绕”等顽疾行为。比如,查处了某开发区规划国土和建交局职员宋某在接待某公司办理规划竣工验收审批时,态度冷漠生硬,损害滨海新区形象问题。

  郑建国:我们总结研判日常监督情况发现,影响和制约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招得来、留得住、强得起”三个环节上。为此,我们坚持系统思维,开展了一系列专项监督检查。在“招”的环节,开展“强省会”招商引资工作专项监督,发现了83个问题,随后向市委报告,市委采取系列举措,有力保障招商工作项目化、任务清单化、时序流程化、推进制度化、落实标准化。截至目前,全市大数据企业已突破5600户。在“留”的环节,组织开展“贵商易”监督工作。“贵商易”是我市开发的一款服务企业类政务APP,企业发展有关政策、资源、资金、人力等信息都可以在上面找到,企业的诉求和意见也有体现。我们瞄准落地企业愿不愿意用、用得怎么样、用得好不好等开展监督。在发现的问题中,我们重点聚焦政策兑现、硬件配套、政务服务等关键节点推动问题整改。在“强”的环节,盯住营商环境加强监督,为企业做大做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今年以来,我们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02个,对5人进行了立案查处,确保政商关系既“亲”又“清”。

  戚军: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临沂民营经济发达,对营商环境的感受最直接、最深切。我们建立纪企直通机制,目前已开展6轮“企业评部门”活动,随机抽取近2万家企业开展无记名书面评议,并对1万余家被行政处罚企业进行回访,共收到问题反映、意见建议804条,收集党员干部问题线索34条。“企业评部门”活动已成为临沂市委、市政府评价部门服务企业质效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以作风整顿为主线,定期梳理分析“12345·临沂首发”、营商环境监测点、“纪企直通车”、巡视巡察等渠道反馈的问题,深化“由事看作风”评价机制,督促部门转作风、优服务。比如,我们针对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水利系统招投标问题,加大查办案件力度,接连留置了市水利局原局长和2名在职副局长等4名市管干部,形成强有力震慑,并同步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巡察,对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挖细查,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实行台账式管理、开展清单式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记者:下一步,推动解决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堵点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还需要从哪些方面着力?

  戚军:我们将紧盯影响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实、行政执法、干部作风等方面问题,强化监督检查,督促整改纠偏,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聚焦惠企政策落实,深化运用“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建立政策落实、重大项目落地监督台账,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临沂落地生根。聚焦责任落实,推动党委、职能部门履行主体责任,以压实“一把手”领导责任为重点,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书记攻坚项目”,发挥“关键少数”作用。聚焦行政执法领域,监督推动主责部门集中治理,着力查处一线执法人员吃拿卡要等问题,督促执法部门加强行业监管、规范执法行为,更好地保障临沂产业振兴发展。聚焦服务优化,持续深化作风整顿,用好正反典型开展教育引导,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激励党员干部在推动产业发展中担当作为。

  王琴:我们将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实行台账式管理、开展清单式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着力打通影响政策落实的各类“梗阻”,确保各项政策直达基层、直接惠及企业,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坚持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紧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隐形变异问题,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预警纠治。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治理“庸懒散浮拖”等顽疾,为特色产业振兴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强化“纪检监察机关也是干部之家”理念,打好回访教育、容错纠错、澄清正名“组合拳”,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激励党员干部在实施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行动中建功立业。

  郑建国:我们将立足职能定位,全力服务保障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聚焦主体责任落实,督促有关部门牢牢抓住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紧紧围绕夯实数字底座、壮大数字产业、加快数字赋能、深化数字治理、优化数字生态五个要素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核心区。持续深化作风整治,对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常态化分析,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持续加大“地方病”“行业病”治理力度。应用“全周期管理”方式,全流程纠治“庸、懒、散、软、浮、推”作风问题,把查处作风顽疾同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结合起来,强化制度的刚性执行。进一步强化案件查办力度,紧盯产业发展问题背后的“责、风、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聚焦国企、金融等影响数字经济赋能发展的关键领域加大查处力度,确保“三不腐”一体推进取得更多成效、更大成果,以良好的政治生态推动数字经济领域政策实、创新强、资金足、人才多等关键要素融合提升。(李张光)


原文链接:http://www.sdjj.gov.cn/gzdt/llyt/202310/t20231017_11688047.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