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监察法制网
登录 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监察会议

时间:2023-07-23 04:39:29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准确理解把握“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辛亥革命失败后,各种思潮和政治主张盛行一时、杂然纷呈,但大都昙花一现,迅速消失。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比较、分析,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西方,但属于全人类。很多中国人在接触和了解马克思主义后,不仅不感到陌生,反而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1923年,瞿秋白在《赤潮曲》中歌颂十月革命:“从今后,福音遍天下,文明只待共产大同。”“共产”与“大同”并用,表明瞿秋白对于二者相通和契合的理解。1925年入党的吴玉章在回顾自己思想转变时曾说:“社会主义书籍中所描绘的人人平等、消灭贫富的远大理想大大地鼓舞了我,使我联想起……中国古代世界大同的学说。”马克思主义能够被中国先进分子接受并最终中国化、时代化,从文化根源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文化精神是融通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正是因为这种“高度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才能更顺利地融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尤为重要的是,这些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

  比如,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寄托着相同的美好愿景。马克思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恩格斯坚信,“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共产主义社会指明了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民胞物与、天下为公,《礼记·礼运》记载了大同社会的美好景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大同的思想千古相传,激励中国人不断追求理想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存在一些共同特征,具有内在相似性。

  比如,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都反映了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浓厚的民本思想,强调保民、富民、教民,肯定人民地位,从《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孔子的“富之”“教之”;从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以民为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再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都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贯讲求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强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尚书》中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到《礼记》中的“格物致知”,再到王阳明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实践的高度重视,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相通之处还有很多,比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思想之间,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放包容的特质之间,等等。在诸如此类的关联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中国文化中本有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

  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我们党在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中,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再次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丰富的文化滋养,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志勇)

  


原文链接:http://www.hebcdi.gov.cn/2023-07/20/content_904053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