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监察法制网
登录 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监察文化

时间:2023-07-10 07:34:17      作者:佚名 来源: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韩熙载夜宴图》中琵琶弹奏的场景,横抱琵琶的弹法保留在南音中。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网站

  南音是中国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听南音,我们还能感受唐宋音乐的风雅,体会中华文明令人感动的连续性。今天,南音吸引了越来越多青年人,他们将南音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赋予古老南音新的活力。

  从中原而来,在闽南生根,南音传承唐宋古韵

  提到中国传统音乐,读者或许会想到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贾湖骨笛,或许会想到曾侯乙墓出土的令人震撼的整套青铜编钟,或许会想到富有传奇色彩的《霓裳羽衣曲》。

  中国传统音乐是美妙的,也是脆弱的。儒家六经本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只有《乐》没有留存下来,至于原因,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乐》是与《诗》相配的,《诗》三百可以唱,《诗》录唱词,《乐》录曲谱,西汉经学家看重对六经文字的训诂,对于没有文字的《乐》并无专门的研究,遂渐渐失传。

  在没有录音技术的时代,音乐的传承是艰难的。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总是会给人意想不到的馈赠,失传的古书或许在埋藏地下千年后重见天日,在一个地方失传的古乐可能在另一个地方顽强生存,南音便是如此。在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中原传入的古乐与闽南唱腔融合后形成独特的南音,在唱法、演奏上大量保留晋唐古韵,存续至今,成为我国古代音乐文化保存最丰富、最完整的一大乐种,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南音,又被称为弦管。五代十国时期,诗人詹敦仁游历了泉州府,那时泉州因海外贸易而繁荣,他写下“万灶貔貅戈甲散,千家罗绮管弦鸣”的诗句,或许由此可见当时泉州南音之盛。时隔千年,南音古雅悠远的旋律穿透时空,依然撩拨着知音者的心弦。

  南音始于何时,至今未有确切论断。从晋、唐、五代至两宋,由于北方战乱,大批中原士族、贵胄举家南迁,其中不少人入闽后定居于闽南地区。他们欣赏的音乐也随之来到了闽南,并逐渐流入民间,形成了南音。

  南音能流传千年而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它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气度,来自宫廷音乐、戏曲音乐、佛道音乐的曲调、曲牌、乐器、唱词等,都在南音中和谐相处,并融合为南音独特的韵味。

  隋唐时代,燕乐形成。燕乐也称宴乐,顾名思义,是宴饮聚会时演唱弹奏的音乐,其中最有艺术价值的是大型歌舞曲——“大曲”。最负盛名的“大曲”是《秦王破阵乐》和《霓裳羽衣曲》。隋唐燕乐,融合了汉族音乐与西域音乐,是隋唐繁荣的象征之一。唐代晚期,唐军入闽,燕乐流入闽南,为南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代十国时期,燕乐在南方的一大传承中心是后蜀,另一中心是南唐。泉州南音艺人有供奉后蜀后主孟昶的传统,在孟昶的支持下,后蜀编选出版了《花间集》,这是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泉州与成都相距千里,两者如何通过音乐产生联系?

  现代学者经过研究,认为唐玄宗奔蜀时,将燕乐带入了蜀地。北宋平后蜀,将后蜀培养的乐工带入汴梁宫廷中。两宋之交,北宋宗室大量南迁,管理京城之外宗室的机构南外宗正司多次迁址,最终落脚泉州。继承唐、五代燕乐之精华并有新发展的北宋燕乐,随南外宗正司迁入泉州而来,与已经在此地流传的隋唐燕乐融合。

  南音的主体部分是唐宋宫廷燕乐,但也从戏曲音乐中获益良多。元代戏曲兴盛,南音汲取元曲、南戏之精华,吸收《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等经典戏文,在融会贯通中,南音曲文更加丰富,内容上也更加亲切。明清两代,南音进入鼎盛时期,发展出自成体系的南音“工乂谱”,得益于规范严密的记谱法,南音流传下来的曲目极为丰富,素有“诗山曲海无底谱”之说。随着闽南华侨的足迹远播海外,南音也传到了那里。

  琵琶横抱,南音乐器依然保留着古老的形制及奏法

  南音流传千年,但依然坚守着“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古老形制,在婉转细腻中回响着晋唐乃至更早时代中原雅乐的余音。要了解南音乐器的古朴意境,可以从一幅传世名画讲起。

  这幅名画就是《韩熙载夜宴图》,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时期著名画作之一,画中人物形象的刻画细腻传神,并且已有了一些情节性的生动描述。画家顾闳中绘制出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夜宴完整场景,其中弹丝吹竹的热闹场景中,就有横抱曲项琵琶、竖吹洞箫、横吹笛、六板拍板等多种乐器,与南音乐器构成、形制和演奏方式高度相似。

  琵琶是南音乐器中的“主帅”。《隋书·音乐志》记载:“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也就是说,琵琶是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乐器。考古资料可以证明,唐五代抱持琵琶的方式是横抱,就和我们今天弹吉他的姿势一样。成都前蜀开国皇帝王建墓中,棺床侧面雕刻的乐伎手持的就为横抱曲项琵琶。泉州最古老的寺庙开元寺,大雄宝殿上装饰着形态各异的木刻飞天乐伎,乐伎也同样横抱曲项琵琶。宋代以后,琵琶才逐步演化为现在主流的竖抱弹奏方式。而依然保留横抱演奏琵琶的,只有南音。

  南音洞箫同样保留了唐宋古韵,与《韩熙载夜宴图》中乐伎吹奏的洞箫一样,南音洞箫也是竖吹,长度以一尺八寸长为标准,挑选上好竹子的根部制作,上细下粗,底部呈喇叭状,十目九节,每节开两孔。洞箫为清雅的南音增添了圆润华丽的感觉。

  除了横抱曲颈琵琶、洞箫外,南音乐器中还有二弦、三弦、拍板等十多种。演奏时,居中者执拍板而歌,右侧琵琶、三弦,左侧洞箫、二弦,这便是“四管全”。管弦悠扬,声线温婉,宛若从夜宴图中走出,“琵琶弦索吟不尽,一声拍板几声箫”,何其典雅。

  南音具中和之美,注重在给予美的享受时以乐化人

  或许是因为起源于中原宫廷雅乐,南音受儒家礼乐影响,不仅在演出程序、动作、用乐上有着严格的规范,在审美上也符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审美准则。

  南音由“指”“谱”“曲”三个部分组成。“指”即“指套”,亦称“套曲”,是有词、有谱、标明了琵琶指法的比较完整的套曲,每套套曲由2-7首散曲组成。“谱”是没有词但有琵琶指法的器乐套曲,较为著名的套曲有《四时景》《梅花操》《八骏马》《百鸟归巢》等。“曲”即散曲,大约有一千首。

  不同于闽南地区流行的梨园戏,二者虽然同样都使用闽南方言进行演唱,但南音更注重以听觉为主的音乐欣赏,而非视觉表演艺术,要求静谧庄重,演唱速度缓慢,不能有大起大落的情感宣泄,不宜有过多花哨的动作,以保留南音古朴典雅的艺术内涵。

  音乐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有欣赏的价值,而且强调在欣赏的过程中化风成俗。南音也不例外,厦门南音爱好者林鸿在1912年编撰的《泉南指谱重编》中,就提及南音“以乐化人”:“泉南之乐,由来旧矣,乡曲讴吟,固未足登诸大雅,然亦泉南人之所以乐也。花开而春明,月圆而秋朗,弦歌叶奏,竹肉和鸣,情文相生,华实并茂,洋洋盈耳,可以移人情,感人心,荡涤百忧,消融万虑,致足乐矣。”

  南音曲目多为历史故事、优秀诗词、民俗民情等,突出教化劝导作用。如南音名曲《梅花操》,借物咏怀,通过描绘不畏严寒、竞相怒放的梅花,赞颂刚毅不拔、高尚纯洁的情操。《看古时》则借古劝今,传扬孝廉:“看古时,行孝义,孟宗哭竹,姜诗进鲤,孝感动天机……”亦有诙谐幽默的《番薯粥》,通过生活气息浓郁的唱词传递深刻哲理:“为生为死为腹肚,腹肚究竟能容几多?贫富同是求三餐,争差鱼肉与菜蔬……所以君子重节操,达人安贫求无过。”

  南音表演者本身也被要求坚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不从众、不随波逐流,排斥靠南音卖艺挣钱的行为。

  南音传承千年,今天越来越多青年人爱上了这门古老的艺术,并赋予它新的生机。如今,在泉州、厦门等地街头常能听到南音,尤其在泉州府文庙一带,有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门脸,只容“四管全”落座,却吸引了许多听众,他们或坐或站在街上。当管弦响起,嘈杂的街头变得安静,时光仿佛倒流回了唐宋——“一纸相思写不尽”,这是南音《一纸相思》的第一句,要足足唱九分钟,跌宕起伏,柔肠百转,神韵无穷,而我们对南音的相思也写不尽。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3/lianshijingjian_0625/1211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