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潭村,位于宁海县深甽镇以西山区,清溪流经村东南,四面有九峰环抱,溪中有岩,上建紫金石塔。古称清潭为“九龙抢珠”之地,有“里岙八景”之胜。该村是宁波市首批10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2013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图为清潭村全貌
关于清潭村的名字,有三种说法。一说是村庄内有两条溪流汇合,形成大清溪,故名“清潭”。另有一说,是南宋时里岙出了个“贤良策”状元张珨,取其号“清潭”作为村名;也有一说,明代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夺取皇位,时任监察御史的张岵因是方孝孺学生而被株连,闻京城陷落,自沉于清溪斗岩潭,后人感其“忠节清气”,将村子改名为“尽忠潭”,后演变为“清潭”。
图为尽忠潭
相传清潭村的始祖张质是五代十国时任吴越国殿前侍御史兼工部侍郎,其文武双全,精通兵法,著有《兵法七篇》。太平兴国三年(978),与郑左史、叶太傅、黄尚书谏吴越国王毋纳土于宋,吴越国王不听,遂携妻儿渡浙而东,至剡溪之张家丰。宋雍熙年间(984—987),张质因勤练军事,被宋太宗授予银青光禄大夫,并召其入朝为官,张质因不愿侍奉新帝不应,遂匿名蛰居于深甽。家中悬挂有“忠精之气,日月而垂千秋”的匾额。“忠”字思想可谓一脉相传。代表人物还有张玘、张珨兄弟等。
图为张氏宗族谱
另外,村内有处老民居唤作“三鉴堂”,始建于清道光丙申年(1836),为清潭张氏第二十八世祖——凤山先生张恺远所建。堂名“三鉴”源自汉荀悦《申鉴》:“君子有三鉴:鉴乎古,鉴乎人,鉴乎镜。前惟训,人惟贤,镜惟明。”意即以前事为明鉴,可吸取教训;以他人为明鉴,可求得贤德;以铜镜为明鉴,可看清自我。
图为“三鉴堂”
这“三鉴”二字也被作为张氏一族的村规村训,嘱托后人以“三鉴”自省、自励、自强,要求他们始终不忘廉以修身、俭以养德,该村先后涌现出修筑双涧桥的张乾元,救助灾民免费施药的张亨榜,义医张亨櫆,捐资办学、修桥铺路的张景祥,国际问题专家、教授、编辑家、政治活动家张明养,化学专家张明南等乡贤。
图为张氏祖训一角
现如今,“三鉴”等村规村训不仅教育着张氏后人,也影响着还在清潭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清潭村民。一代又一代的清潭人始终牢记先辈遗训,千古传承的农耕文化和清廉家风在薪火相传间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宁海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