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监察法制网
登录 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监察会议

时间:2023-03-11 07:14:26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观点的发展,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目标的中国化成果。关注人的生活、关心人的利益、关爱人的幸福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命题。

  马克思恩格斯从不否认人有各种利益需求,他们认为,人类生存和创造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够生活”。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人的生活为前提,揭示了人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生产的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马克思恩格斯看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不断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揭示了生活与生产的关系,把社会发展的目的性与规律性统一起来。他们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去认识和界定人的本质和需求。他们认为,人的需要并非一成不变,因为“物质生活的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每次都取决于已经发达的需求,而这些需求的产生,也像它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他们看来,人的需要的多样性程度,最终取决于一个时代的生产能力和水平。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的确立和大机器生产的应用,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马克思恩格斯发现,身为劳动者的工人,非但没有获得劳动成果,反而日益陷入贫困和悲惨。他们一方面揭示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现象及其本质,另一方面也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终将被其自身孕育出来的无产阶级所推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具有何等意义,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何等意义。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新的证明,人的本质得到新的充实。”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恩格斯为同盟起草了纲领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强调“在未来社会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生产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

  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使社会的每一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并通过有计划地经营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宣言明确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终将被新的社会形态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导致的剥削和两极分化也将随之消除,取而代之的,将是所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在不同历史阶段充分重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毛泽东指出:“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无论是干革命、搞建设,还是推进改革开放,我们党一个最根本的方法论就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切入点,研判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准确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新认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基本遵循。

  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历史。我们党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研判社会主要矛盾相结合,稳步推进完成阶段性历史任务。这既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又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人民幸福安康”的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www.hebcdi.gov.cn/2023-03/07/content_896004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