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识】
“上善若水”四个字,出于《道德经》。“上善若水”四个字后面,还有一句话:“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与万物“不争”的东西是什么,答案一定是“上”;众人“所恶”的地方是什么,答案一定是“下”。《说文解字》:“下,底也。指事。”甲骨文、金文“下”字为上面一长横,下面一短横,长横为标准线,短横为指事符,意即底下、低下。
也就是说,当世间万物努力向上的时候,水甘愿向下;当芸芸众生努力避下的时候,水甘愿在下。
向下有很多种可能,甘愿向下则是一种崇高;在下有很多种可能,甘愿在下则是一种清高。甘拜下风者,不是不求上进,而是真的“服了”;甘处下流者,不是自甘堕落,而是真的“愿意”。
“下”意味着“底”。脚踏实地,才会心里有底。飘飘然者,是飞不起来的。“下”意味着“低”。身在低处,就要低得下来。心比天高者,往往高不到哪里去。
“向下”意味着“长”,滚滚长江东逝去,向下向下,所以长。“向下”意味着“远”,黄河落天走东海,向下向下,所以远。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向下”的力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在下”的胸怀。
根在下,有深处之根,才有大树之参天;民间在下,有深处之民间,才有精神之高地。
既然水“几于道”,就应该循道而行。老子的说法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也就是说,“善”字后面这几个字,都与水的品质相关。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客厅里挂着“上善若水”四个字,你还好意思这么说吗?(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