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识】
《说文解字》:蹭,蹭蹬,失道也。”又“蹬,蹭蹬也。”蹭蹬,叠韵词,字者独立,词者联手,同时登场,同表一义。失道者,无路可走也。引而申之,即为失势。失势者,无机可乘了。
南宋诗人陆游似乎最爱用“蹭蹬”一词,《楼上醉书》有“岂知蹭蹬不称意,八年梁益凋朱颜”句,《雨夜读书》有“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天何悭”,《题阳关图》有“青史功名常蹭蹬,白头襟抱足乖离”,《小隐》有“蹭蹬冯唐老,飘零范叔寒”,《秋晚》有“一生常蹭蹬,万事略更尝”,《晚到东园》有“功名从蹭蹬,诗酒且婆娑”……甚至还以《蹭蹬》为题写过一首诗,一开头就说:“少慕功名颇自奇,一生蹭蹬鬓成丝。”一个个“蹭蹬”,都是一滴滴眼泪啊。不过,诗人虽感叹命运之不公,但也从未破罐子破摔。
现代汉语中,“蹭蹬”一词很少用了,但“蹭”和“蹬”两个字均成功“单飞”。“蹭”字得天时地利之便,似乎更为活跃。
“蹭”有被动者,亦有主动者。从墙头经过时蹭了一身土,从肉铺经过时蹭了一腿油,当然还有蹭破皮、蹭掉肉的,这是被动的;炎夏时节到商场假装购物蹭空调,严冬时节去酒店大厅蹭暖气,当然还有蹭流量、蹭热点的,这是主动的。不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其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无奈;或者自己无奈,或者让别人无奈。好在,蹭饭、蹭酒的不多了,但公交车上仍然有用自己的身体蹭别人的,大街上也有故意让别人的车辆蹭自己身体的。
古代不说“蹭”,但并不是不存在“蹭”的行为。西汉时的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是谓“蹭光”;东汉时的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是谓“蹭课”。这说明,“蹭”也能“蹭”出高度,“蹭”出千古佳话。(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