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监察法制网
登录 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时间:2022-10-12 22:50:16      作者:佚名 来源:云南省纪委省监委网站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立足新发展阶段,适应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在各类科研和技术攻关中不断释放创新活力,必须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新时代的要求。要不断拓宽广大技能人才成长进步的空间,激活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池春水”,方能举“一技之长”破时代之浪。

  注重“一技之长”之“技”,培养能工巧匠的“应时之技”。1842年,魏源的一句“师夷长技以制夷”让积贫积弱的中国看到了学习先进技术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科技人员不足5万人,中国的科学技术需要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下,我们艰难起步,奋起直追,培养了一批批自己的科学技术人才,在各行业相继取得了一项项历史性成就。如今,我们跨步迈入了新时代,科技推动着世界在日新月异地不断变化,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就是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之际,为不断掌握和攀越高难度技术之峰培养储备军,为占领重大技术革新的高地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力军。要注重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技能培育,在搭建平台培训、进修、交流、竞赛中拓宽技能学习渠道;健全各行业培养体系,围绕行业需求和技术端口对接培育特需技能人才;探索专业技能特色培养方式,对口高校专业和已掌握基础性技能的技术人才靶向升级技术培育,让技术以市场和行业需求为导向,让技术本领为人才所驱。

  延伸“一技之长”之“长”,发扬技高者胜的“成名绝技”。1960年,苏联撤走全部1390名在华专家,供应中国建设急需的重要设备被停止,失去外援的新中国感受到了提高我国科学技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相继建立科研机构、组成科技体系、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杂交水稻、青蒿素、青藏铁路、光电子通信产业、银河-1号巨型计算机、北斗卫星……这些令世界惊叹的科学技术成就相继问世,每一项都是我国高技能人才们创造的空前绝后的“成名绝技”。在新时代的今天,立足新发展阶段,要充分培育和发扬人才队伍“一技之长”之“长”,重点关注高技能之“高”。要在一批批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的技术领军人才、技术攻关先锋培育上下功夫,鼓励高技能人才管理班组、带徒传技,让技艺在传承中迭代革新。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为高技能人才挖掘、培养、输送、管理,升级平台、拓宽渠道,持续打造高技能“工匠园地”,为掌握高精尖技术的高技能人才提供有力的政策、经济保障,让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逐渐扩大,结构持续优化。

  对标“一技之长”之“一”,锻造惟精惟一的“神乎其技”。当今世界,大国博弈中展现的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助力转型,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大步迈进。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全机五万多结构件、两万多系统件中98%由国内供应商提供,立项至今,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参与研发制造,填补了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空白;梁建英团队,历经五年研制,通过1680多项仿真计算,4250余项地面台架试验和500余项线路试验,使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性能不断优化完善;2021年,“深海一号”气田正式投产,钻探水深超过1500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培育高技能人才要对标惟精惟一的技术高度,研机析理的技术密度,从精准、精确、精密、精微到精湛,不断创造“中国精度”。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引领中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在广袤宇宙、微观世界中精益求精,在千锤万凿中不断向极限靠近,在成千上万次的精度校准和毫厘累积中创造出一个个大国重器,让中国之技,一步步攀登世界之巅,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破浪前行。(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乌木龙乡扎模村驻村工作队员 郭关琼)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2/yunjishiping_1011/1141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