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监察法制网
登录 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案件聚焦

时间:2022-08-06 08:06:44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8-4.png

  从游牧到定居,一定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转变。因为自此之后,人就有了家。

  《说文解字》:“家,居也。”许慎认为“家”是个形声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将“家”字列为汉字的“一大疑案”,认为它的本义是“豕之居也”,而“人之居”则是它的引申义。这样说来,“家”就是个典型的会意字。

  在有家之前,人肯定已经开始吃猪肉了。只是没家的时候,人追着猪跑,那个时候的猪还是野的;有家的时候,人围着猪转,这个时候猪已经被驯服了。猪可能是我们的祖先最早驯服的动物之一。同时也说明,猪可能是最容易驯服的动物之一。

  没有人肯定没有家,甚至连那个房子也不可能有。但是,如果房子里面只有人,也谈不上是个家。家里的那头猪,既是财产,也是牵挂。所以,家里就得一直有人。人可以天天出去,但也得天天回来。人依赖猪,猪更依赖人,这就是养殖业的基本道理。

  也就是说,有了那头猪,那个房子就成了家;没有那头猪,那个房子就只是驿站。

  可能是我们的祖先们觉得猪肉最好吃吧,所以把猪肉叫做大肉。因此,农村家庭过年的时候,杀一头猪仍然具有强烈的仪式感。

  很多年前,“猪的浑身都是宝”流行的时候,小学老师就曾拿“家”字说过事:为什么那个房子里面是一头猪,而不是一个人呢?话音未落,在接下来的一次汉字简化中,那个房子里面真的换成了一个人。但没过多长时间,那个人走了,那头猪又回来了。

  造字的过程,不是谁脑子一热就想出来的,背后一定有一个真实、生动、曲折的故事。这个故事延续了几千年,不是谁想改就能改的,不是谁一改就能改好的。

  那头猪代表了家的起源,家的历史,家的文化。如果没有了那头猪,家的观念还能那么悠久吗?还能那么乡土吗?(尚之)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493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