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监察法制网
登录 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专题

时间:2022-07-15 08:22:22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林维先曾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开国中将。但他一直把自己视为一个穿军装的老百姓,家里的伙食与寻常百姓家没什么两样……”安徽省舒城县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部旧址内,讲解员正在讲述新四军将领的廉洁故事。近日,该旧址被授牌成为六安市纪委监委命名的首个“红廉文化示范点”。

  六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该市纪委监委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创建示范点、讲廉洁故事、评选文化标识等方式,全力打造“清风廉语六安红”红廉文化品牌。

  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安徽省委常委会近日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及组织、宣传、文化等部门强化组织推动,从本地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廉洁元素,丰富廉洁文化建设载体和内容。

  以本地历史典故和文化遗存等为蛹,安徽抽丝剥茧、化蛹为蝶,推出了一张张内涵丰厚的廉洁名片。

  沿着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青天路蜿蜒前行,远远就能看到,包公故里文化园建设正酣,古色古香的文化园硬件设施基本完工。工人们正在粉刷内部墙面,展陈布设等工作也已开始。而坐落于合肥市的全国首批廉政教育基地之一的“包公园”已成为该市的廉洁地标和“打卡地”,年均参观学习人次110万左右。该市纪委监委制定《包公清廉文化系列品牌建设计划》,从包公清廉文化基地建设等9个方面,深度挖掘、传播包公廉政事迹。

  作为“不越雷池”典故发生地,望江县纪委监委以古雷池地标为基础,把“不越雷池”故事、先贤传世楹联等融入自然景观,以景寓廉。该县纪委监委还发挥黄梅戏之乡的优势,组织编创《不越雷池》《退礼》《沉鲊于江》等16部黄梅戏作品,以“网络直播”“送戏下乡”等方式广泛传播。

  “他,奋斗在基层纪检岗位上;他,奔波在扶贫攻坚的路上;他,献身在抗击台风第一线。”在安徽省纪检监察网站展播的第二届“安徽廉洁文化精品工程”入选作品中,大型皖南花鼓戏《青春·李夏》被网友频频点击播放。

  安徽省纪委监委于2018年启动“安徽廉洁文化精品库”建设,每两年组织开展一届作品创作征集活动,激励各地创作了一批各类廉洁文化精品,前两届征集活动共征集作品近1万件(部/本),近800件(部/本)入选精品库并予展播,有力增强了廉洁文化作品聚集效应。

  安徽省纪委监委历时2年精心打造省党风廉政教育馆,通过展板、图片、视频、雕塑、互动查询、场景还原等形式,全方位回顾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百年纪律建设史,展现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果。

  开展廉洁教育、传播廉洁文化,阵地建设是重要基础。安徽省纪委监委在新媒体平台开辟专栏发布忏悔录、案例剖析和勤廉榜样事迹,组织研发学习教育平台,开展党纪法规知识线上学习测试、知识竞答等,全省70万余名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完成平台注册,260多万人次参加学习教育。

  作为徽商故里和徽文化发祥地,黄山市纪委监委把当地清官廉吏和名人贤达的故居、故地等串珠成线,整合推出多条“清风之旅”旅游路线,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特色阵地,并建成一批清廉馆、风范园,开发成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池州市纪委监委深入挖掘当地优秀家规家训,先后建成10个家风家训馆,定期开展家风家教文化活动。淮南市纪委监委近年来推动建成淮南新四军纪念林、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中心等4个省级廉政教育基地。目前,全省共建成省级廉政教育基地60个。

  围绕查处的典型案件,安徽在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探索建立包括警示教育忏悔、庭审视频、忏悔书等在内的视频、文字“两个资料库”,摄制《“黑伞”下的张狂》《“背篓”里的腐败》《国资之“蠹”》等一批警示教育片,并汇编忏悔录、案例剖析报告、案件通报等,配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相关专题警示教育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分层分类深化重点领域、系统、行业、类型的警示教育。(记者 陈多润 通讯员 杨勇)


原文链接:http://www.ahjjjc.gov.cn/ywbb/p/1046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