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识】
《说文解字》:“龟,旧也。外骨内肉也。从它,龟头与它头同。天地之性,广肩无雄;龟鳖之类,以它为雄。像足、甲、尾之形。”
“旧也”谓其寿长也。旧必久,久则长。《述异记》云:“龟一千岁生毛,五千岁谓之神龟,寿万年曰灵龟。”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外骨内肉也”,言其有甲也。所谓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上的文字。可惜的是,许慎并没有见到甲骨文。在甲骨文里,也有“龟”字。将“龟”字刻在龟甲上的时候,古人的内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重要的是,“龟”字为什么要从“它”呢?
“它”是什么呢?《说文解字》:“它,虫也。从虫而长,像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它或从虫。”“从虫而长”者,长虫也;“它或从虫”者,“蛇”字也。可见,“它”就长虫,就是蛇。“龟”与“蛇”又有什么关系呢?“天地之性,广肩无雄;龟鳖之类,以它为雄”的意思是,龟鳖之类有雌无雄,为了繁衍后代,只能把蛇当作它们的雄性。这虽然不是事实,但因为有此一说,“龟儿子”“龟孙子”“王八蛋”“王八羔子”之类,就当然成了骂人的话。
实际上,所谓“从它”,只是说龟之头与蛇之头相像而已。所以,与其说“龟”字“像足、甲、尾之形”,还不如说“像头、足、甲、尾之形”:前伸者头也,左出者足也,右突者甲也,后曳者尾也。所以,“龟”字是个彻头彻尾的象形字,甚至可以算得上“象形字中的象形字”。
从甲骨文到金文,许慎所谓“古文”到小篆,“龟”字或为俯视图,或为侧视图,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头虽小,但没有缩进去;其尾虽短,但没有夹起来!(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