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监察法制网
登录 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时间:2022-06-15 15:31:57      作者:佚名 来源:西藏纪检监察网

  守摊子、混日子、保帽子……这是一些党员干部处世哲学,把封建官场那一套玩的顺溜,无功、无过,更无罪,虽然政绩平平、无所作为,但无伤大雅,官帽保了,其他无关紧要。

  无功即有过!在古代,当官不作为会被认为是一种耻辱,下场也是很凄凉。韩非子曰:“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意思是说,要重视官吏的治理,对那些不作为官员进行惩戒。唐朝时期由于官员队伍日益庞大,一些官员不按职责做事,人浮于事、不作为现象频出,《唐律》规定,对于“诸事应奏不奏”的要“仗八十”,对于“应言上而不言上”“不由所管而越言上,应行下而不行下”的要“各仗六十”。明朝非常重视农业发展,把出现田地荒芜现象作为官员不作为表现,《明律》规定,田地荒芜者,对县长、里长都要予以处罚。因封建王朝历史局限性,无法跳出“历史周期律”,但对官员的治理、不作为的惩戒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俗话说,无功不受禄。借古鉴今,党员干部占据着一定位置,如果是不思进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还会履行职责吗?伟大复兴中国梦何时实现呢?他们一不贪污,二不受贿,就是不干正事,细说一下他们的表现,给他们画个像,有的怕出事情,“躺平”不干事;有的得不到好处,把事情当“皮球”踢出去;有的忽悠群众,给了群众的许诺也不兑现;有的乱说乱议乱告,让别人干不成事……时至今日,一些党员干部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公务员是人民公仆,为群众做事、为群众谋福祉乃是尽本分,浑浑噩噩、尸位素餐是严重不负责任。

  “不要百姓半文钱,原非异事;但问一官二千石,所造何功?”试问,“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所谓的“干净”值得炫耀吗?作为公务员领着国家俸禄,不认认真真为群众做事,不贪也不干,扪心自问一下,这样合适吗?实在过之大矣。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占着位置而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想出力只想出彩,端着饭碗吃白食,真是有愧于新时代。

  黄牛耕地,干部做事,天经地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为官者贵在勤政,贵在有功于民,需要每一名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勇于担当,把群众放在心上、视为亲人,与群众打成一片,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地做群众工作,多干让群众受益的事,多干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事,脚踏实地干出一番事业。

  党员干部不仅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责任和要求。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心无旁骛想干事,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真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西藏自治区纪委监委宣传部李永峰 李彦伟)

  


原文链接:http://www.xzjjw.gov.cn/lzwp/100514.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