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识】
“窑”字从穴。《说文解字》:“穴,土室也。”掘穴而居是人类最早的定居方式之一,穴就是最早的窑洞。《现代汉语词典》中,“窑”字有一个异体字“窯”,《说文解字》:“窯,烧瓦灶也。”一般认为,“窑”是“窯”的俗写。“窑”字的出现,是否意味着窑洞建筑已成为一种“安居工程”?
在陕甘宁地区,窑洞差不多就是一种标志,一种象征。有袅袅炊烟、点点灯火的地方,就一定有一户人家,有几孔窑洞。所谓“金窝窝,银窝窝,不如几个土窝窝”,说的就是人们对窑洞的深厚感情。
曾经,有窑洞小学,老师在窑洞备课,学生在窑洞上课;也曾经,有窑洞村部,办公室是窑洞,会议室也是窑洞。曾经,所谓日子过好了,就要再修几孔新窑洞;也曾经,所谓成家立业,就是修几孔新窑洞娶妻生子……
窑洞,在建筑学上叫做生土建筑。陇东地区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靠山式窑洞,处山脚下;一种是下沉式窑洞,称地坑院。有些地方,甚至窑中有窑,窑上有窑。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有窑洞的地方,说明那里的黄土层足够深厚。窑洞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古老的窑洞,也被称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建筑”。
窑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很多人以为窑洞肯定是潮湿的,哪知道还要经常往地上洒水呢。很多人以为窑洞就是冬暖夏凉那么简单,哪知道一年四季睡的都是热炕。
窑洞有独特的窑洞文化。环县皮影戏,就是从窑洞里吼出来的;庆阳剪纸,大多源于窑洞上的窗花。
时代不同了,窑洞不一样了。土崖面变成了砖砌崖面,土窑变成了砖箍窑,窑洞里的格局设施也焕然一新了。但窑洞仍然寄托着浓浓的乡情,依然存放着浓浓的乡愁!(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