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在周口淮阳一带活跃着一支使日伪军闻风丧胆的地方武装,就是淮阳抗日游击队。游击队司令叫薛朴若,关于他和游击队的抗敌斗争故事,至今还在民间广泛流传。
薛朴若,原名薛丕淳,化名崔廷,1909年10月12日生于淮阳县安岭镇薛孟庄一个农民家庭,自少年时就勤学进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关注,留下“国之不存,学将何用、家将何安”的豪言壮语。
1937年“七七”事变后,薛朴若放弃在县城教书的职业,毅然回家乡薛孟庄组织发动群众抗日。他和韩纪文夫妇等人以教书作掩护,在高堂学校办抗日夜校,建立“农救会”“妇救会”“青抗先”“儿童团”等群众抗日组织。1938年2月,薛朴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党的领导下,于当年10月9日,成立了一支仅有26人22条枪的抗日游击队,薛朴若任司令。在薛朴若的领导下,抗日游击队奇袭大杨庄、智胜敌伪、严惩汉奸、拔掉伪据点,采取奇袭、智取等方式,接连打了许多胜仗,威震四方。到1940年,薛朴若领导的这支游击队已发展为拥有400多人500多支枪的抗日队伍,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干部,为支援刘邓大军南下作出了突出贡献。战火中的薛孟庄也成了豫东平原上一个由共产党人领导的让敌人心惊胆寒、让革命群众充满希望的“红色堡垒”。
革命胜利后,薛朴若曾历任多个地方领导。他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讲原则,不徇私情,即便是自己的亲人也不例外。
“我当时是村里的干部,所以经常去和薛朴若同志商量村里的事情。他有个原则,谁去他家都是老规矩,一盘韭菜,一碗汤,一个馍,谁都一个样。”据薛孟村干部孟凡平回忆,他就是这样的人,你去他那里不能带礼物,看到你带着礼物他就发脾气,两手空空他就高兴。不光如此,孟凡平还说,一些没有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人曾经找薛朴若开证明信,但薛朴若一个也不开,非常有原则。大家虽然对薛朴若的一些做法不理解,但是对他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不徇私情的风骨非常敬佩。“我想,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吧。”孟凡平说。
血沃之地发春华,敌毁我建更扬眉。薛朴若带领革命队伍南征北战驰骋疆场,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初重建家乡的誓言。
1982年,年逾70的薛朴若回到家乡重访高堂学校(现为薛孟学校),他继续发挥余热,不顾年老体弱,四处奔波,先后筹款100余万元重建学校。1987年,一座拥有三层教学楼和83间平房、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的学校拔地而起。在新的教学楼里,薛朴若不仅经常回到学校义务讲学,还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桩桩义举展示了一位老党员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风范。
2000年3月2日,薛朴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0岁。他从浴血奋战的年代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为革命无私地奉献了一生。(周口市淮阳区纪委监委 赫健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