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当地发挥护水志愿者作用,从政府治水向全民治水转变,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护水氛围。图为该县汾口镇护水志愿者在湖面巡查,打捞漂浮物,保持水体清洁。余绍银 摄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千年小康梦,百年奋斗圆。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中国共产党人兑现庄严承诺,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小康”这个概念,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过上小康生活,是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首先提出在中国建设小康社会。从此,小康被赋予新的时代意蕴,我们党使用小康概念来确立发展目标,将老百姓过好日子的朴素愿望与国家的发展进程紧密联系起来。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由先前的实现四个现代化改为实现小康。此后,每一次全国党代会都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始终如一的目标,对建设小康社会不同阶段的任务作出部署、明确责任,实际上也是在一次次作出庄严承诺。
“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出铿锵誓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迎来决定性阶段,擂响“决战决胜”的战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党中央一声令下,脱贫攻坚战场万马奔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冲锋陷阵。经过英勇战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1800多名党员、干部牺牲。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小康”,而且还要“全面”。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不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共中央国务院随后下发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标志性战役陆续开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高悬……战果频频,让生态文明从认识到实践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人们期盼的“美丽中国”,成为全面小康的厚重底色。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平正义阳光洒向大地……展望今日之中国,小康社会早已不是古人眼里的“朦胧画”,而是中国共产党人手中的“工笔画”。
砥砺百年,小康梦圆。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一张蓝图绘到底,千年憧憬圆梦今朝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分不开的
从提出小康社会,到逐步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
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国共产党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烂摊子。毛泽东曾用“一穷二白”来形容:“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下决心彻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致力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要将新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历经几十年不懈追求和探索,在旧中国遗留的废墟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建立起一套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宝贵的物质基础。
1979年,时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率团访问中国。他问邓小平: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中国共产党人在其后几十年的接续奋斗中,不断丰富小康的内涵,在完成或将要完成上一个阶段目标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下一个阶段的新目标,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来之不易,这一成就的取得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分不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社会史研究室主任李文告诉记者,在国家层面,我们通过制定和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将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接续起来。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规划引领发展,既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确保了执政党意志的贯彻实施和发展目标的连续性,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国际上总有人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也许这里就潜藏着一个重要答案。”李文说。
许多外国政党政要和学者感慨,中国共产党擅长做长远规划,并持之以恒地去实现目标。原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埃贡·克伦茨在《我看中国新时代》一书中写道:“中国愿景的长期性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中国的领袖把愿景目标投射到21世纪中叶,我没有见到全世界还有哪个政治家能够做到这一点。”
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开拓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走出了一条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新路
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在奋斗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小康”作为现代化征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提出来,进行了科学的设计。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忠杰表示,小康不是孤立的概念或目标,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包含于“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即:第一步,到1990年,解决温饱;第二步,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最初设定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小康社会,借用了历史上的“小康”概念,但已经不是那种古朴的“小康”,而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上,以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它上承温饱社会,下启现代化目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一个人民丰衣足食、生活较为富裕的历史时期。”李忠杰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背景下、在发展中国家起点上,通过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以人口为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9年全球共有35个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发达经济体,总人口不到10亿。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通过持续奋斗建成惠及14亿多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再将占世界1/5的人口带进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行列,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是对人类发展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成的现代化强国时,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中国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其历史意义。”中国社科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姜辉说。
“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开拓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走出了一条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新路。”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表明,西方现代化道路并非人类通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明确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各自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独特的历史任务和历史使命,但彼此又在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价值规约下相融相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郝永平告诉记者。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这份谋划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中,一条主线贯穿始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李文指出,我们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两个务必”,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斗争精神,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力办好自己的事,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锲而不舍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进军,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但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首百年奋斗历程、瞻望伟大复兴前景,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韩亚栋 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