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由弱小到强大,从苦难到辉煌,一大法宝就是有严明的纪律和规矩。
1942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遭受日寇残酷扫荡,又逢旱灾,军民生活十分困难,以采摘树叶代粮充饥。为了保证百姓能够果腹,聂荣臻司令员要求军区政治部发布训令,禁止部队采摘村庄方圆15里以内的树叶,“宁可饿着肚子,也不与民争食”。独特的“树叶训令”,体现出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无比关爱,彰显了共产党人强烈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对于我们党来说,纪律和规矩,关联着初心与使命、党心与民心,塑造着共产党人独特的气质与形象。一进驻西柏坡,中央领导就严格要求机关干部,绝不容许损害群众利益,哪怕一丝一毫也不行。警卫战士为保持院落清洁,打算拆掉院里的石磨和猪圈,毛泽东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中国革命的形势发展很快,我们不会在这里住多久,这些东西都不要拆掉,将来群众还要用。全国土地会议参会代表的马啃了老乡的树皮,刘少奇同志亲自派人核实,要求照价赔偿。群众过意不去,工作人员就买来树苗,帮群众补栽。
纪律是党的生命线。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吃老乡一个苹果等无数严守纪律和规矩的事实,让群众看到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其他军队的迥然不同,看到了用铁的纪律铸造而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人民群众认可党、跟随党,党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号召力越来越大——这就是纪律规矩的无穷力量,这就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秘密所在。
“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九月会议旧址与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时这样说。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召开。中央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号召,并强调“加强纪律性”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一环”。会议作出关于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要求各级党组织增强纪律性。在此前后,党中央认真总结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经验,并针对西柏坡时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纪律规定,形成了政令统一、民主集中的生动局面,为创造西柏坡时期的辉煌提供了坚实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规范和纪律。”回首百年壮阔征程,我们党每个历史时期都极为重视纪律建设。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六条规定,帮助我们党克服了骄傲自满、贪图享乐的情绪,抵挡住了“糖衣炮弹”的攻击。2012年,中央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让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也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正是按纪律来、按规矩办,我们党才形成步调一致向前进的强大力量,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党严明的纪律,令行禁止、雷厉风行,不仅具有强大的约束力,而且能够产生强大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凝聚起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
“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坚持以铁的纪律保障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就能统一意志、统一行动,锻造出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梅刘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