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邓州城东南的桑庄镇尹集村,自古文风昌盛、才人辈出。村里的高家,自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至光绪二年(1876年)的120年间,一门出了五个进士、两个举人。他们或读书为官,泽国益民;或仪型乡里,享誉四方,在民间广为传颂,至今仍被乡人视为荣光。
明洪武初年,高氏家族由洪洞县迁居邓州尹集,定居下来后代代俱以科考为荣,把“耕读传家久,书香世泽长”作为族训遵循不违。他们世代倡导忠孝,重视教育,也重视对子孙高尚的清廉品质的培养,正是书香文化的熏陶,奠定了高家人才辈出的良好基础。
进士高名士在家中听候选用时,曾在春风书院掌管教学事务,还到留古寺书屋讲学,远方前来求学者300余人,都各有成就。后任安徽祁门县令,公余常讲学于东山书院,并捐赠大部分薪俸资助贫困学子。对一些有才华而勤学的寒门学子,常邀至县衙设宴招待,勉励他们发奋读书、报国为民,促使该县文风大盛、中举者甚多。
高叔祥在家听候选用时,曾主讲邓州春风书院,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授福建海澄县令,劝农兴学。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调任龙溪县,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腊月调任诏安县。在任3个月,主持了1500余名读书人参加的县试。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年秋,参加乡试的阅卷,选拔出一大批优秀人才。
举人高殿举,20岁中秀才,就设馆授徒。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中举,主讲春风书院。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因书院位于丁字口西的闹市之中,不利于学子读书,他向知州马应宿建议,并倡议募捐经费,将书院移建于百花洲畔,更名花洲书院。他制定的教育教学条约,以“诚意正心,立品制行”为本,在书院的10年间,使邓州文风大振。
进士高振宛于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中进士,初授浙江嘉兴府天台知县,又任桐乡县知县,大力兴学,奖励读书,后连任山西宁武府神池知县和蒲州荣河知县,倡办学校。任潞安知府时兴学校,尤其注重培养人才。在府衙内设立育英社,亲自辅导学子读书,并以自己薪俸济助贫困学子。倡议捐资成立兴教助学民间组织,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提供资助,使潞安士风蒸蒸日上。
高氏后人因家学渊源,读书成才者均人品高尚,从政之后也都为政清廉。高名世任安徽祁门县令,56岁时病逝于任上,县内百姓无不悲痛。去世时,因无钱安葬,百姓捐赠很多,其子高叔祥都没有接受,而是典当了衣物作为路费,把棺材运回家乡,安葬于祖坟中。举人高殿举,道光六年(1826年),任江西吉安府永丰县知县,卒于永丰县衙宿舍,归葬故里,行李萧条,囊无余资。从他们身上,我们再次看到了高氏世传并为其子孙中优秀才俊所发扬光大的“重教睦族,勤廉爱民”优良家风。(邓州市纪委监委 张德有 常振会 王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