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吴忠市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懒政怠政的严肃追责,对创新失误的大胆容错,积极树立“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鲜明导向,推动各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积极作为,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保驾护航。
制度先行,戴上“紧箍咒”。紧盯全市各级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以落实自治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运用“四种形态”实施办法(试行)》为抓手,对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及“一岗双责”履行不力的,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明确“四种形态”的基本原则、具体情形、转化条件、工作要求,督促党员干部干事担当。制定《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激发党员干部奋斗精神重要指示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实干担当、奋发有为的实施意见》,明确8种容错免责情形,提出6个“优先提拔”,建立澄清保护机制,激励干部干事创业。
大胆执行,揭开“隐身衣”。统筹整合优化监督检查室、审查调查室、派驻(出)机构、县(市、区)纪委监委人员力量,创新推行“监督检查室+审查调查室+派驻(出)机构+县(市、区)纪委监委”的协作模式,实行“一事一协作”“一案一协作”,着力破解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人员力量不足、监督方式单一、办案能力不强、工作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切实增强发现问题的能力。2020年以来,全市共追责问责“两个责任”落实不力党组织4个,党员干部84人。通过明确“五个干部担当主攻方向”“六个优先提拔”“六上六下”干部选用标准,加强“三评一推优”领导干部考核机制落实力度。截至目前,先后为153名受到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澄清证明,实现了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规范运行,避免“后遗症”。在启动问责程序或责任调查过程中,同步启动容错免责程序,做到“六看”既:看程度,将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看动机,是为公的无意过失,还是为己的谋取私利,把敢想敢干与胡干蛮干区分开;看条件,是因为客观条件不具备导致的失误,还是主观故意导致的违纪违法行为;看程序,是否经过集体民主决策等程序,是否经过调研论证和风险评估;看政策,是否符合国家改革方向,有关政策法规是否明令禁止;看后果,是否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造成损失后是否主动挽回或采取补救措施。坚持每年开展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帮助其端正思想、认识错误,引导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工作。与人事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将表现优秀的受处分人员情况反馈给组织、人社部门,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参考依据,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工作机制。(吴忠市纪委监委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