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1月,中共东兰支部成立,发展的第一位党员,便是拔哥”韦拔群。拔哥”当时已带领当地农民作出了三打东兰”县城的壮举,又开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推动当地的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之一。中共东兰支部建立后,切实加强了对农民运动的领导,东兰和右江各县的农民运动不断发展壮大,军民团结奋斗,几次战胜了敌人的残酷围剿,发展了革命的大好形势,为后来举行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河池市东兰县的陵园街,属县城繁华地段,散布着小吃店、杂货店等店铺,烟火气十足,每天车水马龙,往来行人不断,十分热闹。沿着这条街走到65号,可以看到一栋不起眼的红色4层楼房,静静地坐落在街道中。这里,便是中共东兰支部成立地旧址——三界庙。95年前,中共东兰支部在这里诞生。
历经岁月洗礼后,如今这里已成为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的办公楼,再也寻不着当年烽火岁月的模样。只能透过满墙的鲜红,一窥当年的革命往事。
东兰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与神奇色彩的革命圣地,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东兰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韦拔群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早在1921年,韦拔群就深入少数民族村寨,进行反土豪劣绅、反贪官污吏、反军阀、反苛捐杂税”的宣传,并带领农民清算武篆区大土豪。1923年夏秋,韦拔群指挥农军三次武装攻打东兰县城,赶跑县知事蒙元良和大土豪韦龙甫。
1925年,韦拔群、陈伯民到广州参加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成归来之后,于11月在东兰县武篆区列宁岩开办第一届东兰农民运动讲习所,向来自东兰、凤山、百色、凌云、奉议(田阳)、恩隆(田东)等县276名学员传播马列主义,培养农民运动骨干。农讲所基本按照广州农讲所”设置的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有《俄国革命史》《农民协会章程》等。
走进列宁岩洞内,两组12排竹制桌椅按当年讲习所的原样整齐地摆放着,正前方是昔日的讲台和教员的宿舍,教员宿舍门口挂着快乐事业 莫如革命”对联。
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在斗争中不断巩固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右派势力和东兰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恐惧,因此对农民运动非常仇恨,多方进行破坏和捣乱。1926年2月,广西当局对东兰农民运动进行疯狂残酷的镇压,大肆烧杀掳掠。据事后调查统计:全县民房被烧7418间,掳去牛马2467头,勒索款项83683元,杀害农运骨干和群众700多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东兰农民惨案。
东兰农民惨案发生后,各地掀起了强大的声援东兰农民的运动。广西政府主席黄绍竑被迫组织东兰农案调查善后委员会”,对东兰农案进行调查。中共南宁地委利用这一机会,安排陈勉恕、宁培英、关学参等3名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黄若珊参加委员会。1926年10月,国民党广西当局派青年部部长陈勉恕(中共党员)任委员会主任,并兼任东兰县县长。陈勉恕到东兰任知事后,立即会见韦拔群,了解农民运动的有关情况。
通过调查东兰农民惨案,和韦拔群工作一段时间后,陈勉恕对韦拔群领导的东兰农民运动非常满意。韦拔群是一个领袖,对韦拔群农运之成绩,任何人不能否认,东兰的农民在广西农运中显出了很重要的意义,是广西农运的一个先锋队。”在《广西东兰农民运动之实际情况》中,陈勉恕这样评价。
此后,中共广西区委先后派中共党员严敏、陈洪涛到东兰领导农运和协助开展党建工作。1926年11月初,在广州第六届农讲所入党的陈鼓涛学习期满回到东兰。陈勉恕等4人经过研究,于11月在县城的三界庙(今东兰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召开会议,建立了右江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之一、东兰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东兰支部,由中共恩奉特支管辖,陈洪涛任书记。随后,经陈勉恕、严敏介绍,韦拔群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东兰支部建立后发展的第一个党员。
中共东兰支部建立后,切实加强了对农民运动的领导,东兰和右江各县的农民运动不断发展壮大,军民团结奋斗,几次战胜了敌人的残酷围剿,化险为夷,发展了革命的大好形势,为后来举行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26年和1927年,韦拔群在中央党组织的指示下,先后在列宁岩和武篆育才高等小学开办第二届和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到1927年3月,东兰、凤山、奉议、恩隆、都安、河池等县共有农会会员8.7万人。农讲所学员毕业回原籍后,很多成为当地农民运动的骨干。东兰等地成立农民协会,有力推动了右江农民运动的发展,为百色起义创造了条件。学员中的许多人,后来参加红七军,涌现了韦杰、覃健、覃国瀚等对革命作出突出贡献的将领。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东兰农军与桂系军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武装斗争,保存了农民武装和革命力量。
1929年夏,邓小平、张云逸等到广西后,东兰农民运动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10月中旬,右江地区的第一个中共县委——东兰县委成立,韦拔群指挥农军相继解放了东兰、都安、凤山等县城,使东凤一带与右江下游各县连成一片,为百色起义的举行和红七军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胜利举行,宣告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正式成立,东、凤农军改编为红七军第三纵队,韦拔群任纵队长。
1930年2月,红七军主力向东兰、凤山一带转移,红七军前敌委员会设在东兰县武篆镇魁星楼。东兰成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成为根据地党政、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中心地带和大后方。
相距列宁岩约5公里的魁星楼,位于武篆镇中心。这是一座砖瓦结构的六角形塔。
邓小平和张云逸就在魁星楼里办公和住宿,领导右江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这期间,邓小平、张云逸等在魁星楼组织起草了《土地法暂行条例》《共耕条例》等重要文件。
1930年4月,邓小平、韦拔群在武篆镇东里村试办共耕社。他们在东里村带领群众搞土地革命,并从银潭引水,开挖一条长1300米的共耕渠”,灌溉附近1000多亩农田。(当代广西杂志社 东兰县委宣传部 东兰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