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以解决民生实事为出发点,深化点题机制,靶向破解难题,推动行业部门出成果、见成效,切实把集中整治抓到群众心坎上。
多层面问需于民,“点题”整治群众“烦心事”。全面排查12345市民热线、舆情周报、书记地方留言板、市长信箱、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等平台群众关切,梳理2023年至2024年群众最关注的农村集体“三资”、食品安全等10个重点领域问题220余条,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投诉不满意件4件,做好分析研判。坚持开门搞整治,灵活运用包抓联动、巡乡带村、直接巡村等机制,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带头,纪检监察干部主动下沉一线,采取走访入户、主动接访、包案下访等方式,多渠道收集、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业领域作风问题56件,通过“收集、汇总、研判”,确定实施2+10+3+2+X个重点整治项目(2即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2个全国性专项整治项目,10即在本级开展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10个领域集中整治,3即确定3个重点整治任务,2即2个纠风治乱任务,X即为民办实事事项)。行业部门按照“一领域一专项”全面排查梳理,发布监督举报公告,聚焦群众关心的问题,找准整治重点,形成“小切口”问题整改清单。通过问需于民将个别社区“充电难”、特殊群体“生活料理难”、市区停车难停车贵、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等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纳入“小切口”整治清单。
实举措联动协同,“破题”凝聚整治合力。建立问题线索移送、工作复盘、重要事项会商协调联动机制,定期调度和梳理排查信访举报、巡视巡察反馈问题,通过点名道姓通报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职能部门扛牢主体责任,围绕本领域群众反映强烈具体问题,以“小切口”落点发力,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推动整改一批突出问题。建立“1名委领导班子成员+1个纪检监察室+N个派驻纪检监察组+N个乡镇(街道)纪(工)委”包抓联动机制,全面压实“室组乡”监督责任,对工作薄弱乡镇、行业部门开展“点对点”督战、“面对面”指导3轮次,狠抓整改整治。采取“专班+行业部门+乡镇(街道)”交叉联动方式,强化工作督导,“一体化”上下贯通形成合力。开展交叉督导检查、自查自纠6轮次,发现问题271个,下发督办函14份,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问题101个,合力解决行业性、系统性突出问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集中整治成效。
强监督问效于民,“答题”推动治理有效。集中整治以来,围绕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基金发放,挖掘问题线索11件,查处整治社会救助“人情保”“关系保”腐败和作风问题2件,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8人。针对案件暴露出来问题,开展督查检查2次,巡审联动督促整改问题29项,清退“政策保”190人,追回资金22428元,新纳入低保415人,形成典型实事7件,推动民政部门扎紧扎牢基本民生保障网,全力兜住困难群众幸福底线。聚焦“15件具体实事”,采取“15+N”方式,推动化解“群众看病难”、个别社区“充电难”、特殊群体“生活料理难”、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等痛点、堵点、难点问题69个。全面建立二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制,3家公立医疗机构与9家乡镇卫生院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26项,实现全市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灵武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