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监察法制网
登录 收藏 | 设为首页

当前所在:首页 > 监察技术

时间:2024-08-28 01:32:31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李廷机,字尔张,明朝泉州(今福建省泉州市)人。历任编修、国子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

  李廷机出身贫寒但勤勉好学,10岁那年,私塾先生以“状元宰相”出题考大家,李廷机以“名魁天下之选,身近天子之光”破题,气度不凡。先生大喜,心知此子将来必成大器,对其倾囊相授。

  明穆宗隆庆初年,李廷机被泉州府学选为贡生,入太学深造。公元1570年,他应顺天府乡试,一举拔得头筹。公元1583年,李廷机会试第一,后参加殿试被钦点为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李廷机步入仕途后,政绩显著,且极为清廉,不断得到提拔,从编修直至进入内阁,他始终心系国计民生,希望革除弊政。

  在南京任职时,李廷机严惩对商行巧取豪夺的诸司衙役,恢复市场秩序;打通被南京主帅成山堵断的长江河道,复民生计;捕捉黑恶势力李文政,为民除害,还用财政盈余,修葺罗城、公署、考场等公共建筑。北京任内,他革除贡使车马费,停发高丽戍饷,整顿殿试场所,扩建馆舍等。

  公元1591年,李廷机主持浙江乡试,为严肃考纪,防止舞弊,他严禁各种送礼请托,“地主诸公馈赠,一切却之”。分阅试卷时,他让拟票分出上中下三等,“上卷批点,下卷莫动,一并呈来”。然后亲自检查,“虚心遍阅,去取自裁”,杜绝舞弊和不公正行为。他在南京吏部任上,主持三年十二考,在考前都会晓谕应试者:“此尔等一途功名,我秉公阅卷,决不将尔等功名做人事。”他一扫此前请托、漏题等营私舞弊之风,为朝廷选拔了一批有用之才。《明史》赞其“遇事有执,尤廉洁”。

  李廷机为官,从不以权谋私。他曾说:“当官三事,清、慎、勤,而清居首。” 他还反复告诫自己的下属和学生,当官不能想着明哲保身、想着为家族牟利、想着有高官厚禄、想着要荫蔽子孙,除安分拿自己该拿的俸禄,干好本职工作外,其他啥也别折腾。

  李廷机三弟考中举人后,赴京参加会试。是年,正是他主持会试,但他没有让任何人知道自己的弟弟参加考试。后来,他的三弟考中进士,被授广东偏僻的翁源知县。临行前,李廷机才带三弟去见吏部侍郎,领取委任书。侍郎十分惊讶,连连责怪怎么不早点明示,那样还能留在京城。李廷机坦然说:“我家兄弟三人,已有两人当官,难道天下高官显爵都非要我家兄弟当了不成!”

  李廷机为官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他长期在南京任职,官邸配备的器具杂物,李廷机都小心使用。离职之时,逐件登记封存,交给后任,没有带走任何东西。按朝廷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出行时可坐有顶盖和布帘的“帷轿”,李廷机任国子监祭酒,即可享受这个待遇。但他出外视学办事,都是骑马或坐没顶盖“明轿”,风霜雨雪天也是如此。

  公元1607年,李廷机累迁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土,得以入阁参赞“机务”。入阁后,李廷机发现整个中央政府九部仅31人能勉强视事办公,按当时的机构编制,至少空缺24人。更严重的是,整个朝廷“人滞于官、官曹空虚”。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万历皇帝懒于政事、奏疏都被搁置在案头待批。中央各部仅户部和通政司有“部长”(尚书),刑部和工部由其他部门兼职代管,吏部、礼部和兵部都只有公章没有人,都察院和大理寺连公章都丢了。

  李廷机只得日夜苦干,呕心沥血为国操劳,但却遭到奸权攻击,无奈之下只好递上辞职信。一连五个年头,李廷机面对日益昏庸腐败的朝廷,独力难支。他前后递交给皇帝123封辞职报告,都石沉大海。最后,李廷机仓皇离任,归隐故乡。

  李廷机告老返乡后,在泉州西街五塔巷边建府第居住。他将毕生积蓄用来购置“义田”,以租谷收入来救济贫病交加的乡亲。以至于在其去世后,连棺木都是他的学生自发筹钱买的。

  ◼ 纵观李廷机一生,清廉勤勉,一丝不苟,是其一生的主旋律。清人李清馥认为李廷机重塑了明儒的风范。

  (维宏)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741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