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思想家,也是体育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认为,体育锻炼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
1837年,正在柏林大学读书的马克思由于不分昼夜地学习,导致身体极度虚弱。他不得不遵从医生告诫,到柏林郊区休养。马克思主动加强体育锻炼,每天都步行很长时间。他认为,散步是最有效的锻炼和休息。马克思曾回忆:“我没有想到虚弱的我却恢复得十分健康和强壮。”
马克思坚信,健康的身体是工作的基础。他的女婿保尔·拉法格说:“他(马克思)如果在年轻时做体操的话,会成为非常强壮的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不止一次地强调体操的意义。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马克思特意送他们去能上体操课的中学。
马克思非常赞同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的观点。他曾与恩格斯共勉:“我首先要请你注意自己身体的健康。时代在好转,它将对你的身体提出很多的要求。所以你要锻炼它,而不要损害它。”出于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恩格斯也成为一名积极的体育爱好者。他说:“海水浴对我起了非常好的作用,我又能随意游泳了,这证明,我在治疗中获得了怎样的进步。”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体育运动不但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帮助,还有益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恩格斯指出:“如果说雅典人的普遍体育训练是锻炼技巧和增强体力同时并重,那么斯巴达人则着重增强军人的体力、培养坚韧不拔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在他们看来,体育运动是对人的外在形体和内在精神的塑造与培育,能够增强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战胜对手与困难。威廉·李卜克内西曾这样评价马克思进行击剑运动的情景:“他尽力以猛攻来弥补自己技术的不足。要是马克思碰上一个不够沉着的对手,有时候他就把对手击出场地之外。”
体育对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如此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发展体育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鼓励人们参与各类有益于保持健康和增强体质的游戏。恩格斯指出,工人们有余暇到自己的园子或田地里做些有益于健康的工作,这种工作本身对他们就是一种休息;此外,他们还能够参加邻居的娱乐和游戏;而九柱戏、打球等所有这些游戏对保持健康和增强体质都是有好处的。
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正确理解教育的涵义。1866年,马克思在《给临时中央委员会代表的关于若干问题的指示》一文中指出,教育既包括智力教育,也包括体育教育和训练。他强调,要设置体育课程,锻炼人的身体,增强人的体力,锤炼人的品质。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要发挥军事训练这一特殊体育运动的作用,以增强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强化人的健康自觉意识。恩格斯在《欧洲能否裁军》一文中强调,“对男性青年一代实施体育和军事的训练”是“向新制度过渡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以自身的实践活动,向人们介绍了体育运动的意义和方式,同时也深入阐释了体育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联系。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发展生产力,是“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的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对体育的科学论述,为我们发展体育教育、开展体育运动提供了指引。加强体育锻炼是保持人的健康和实现人的发展的强大力量,根本落脚点是人民健康。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要内容。1917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明确地指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强调体育的作用在于能“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深刻揭示了通过体育增强体质的内在联系,同时又明确了体育必须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属性。从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到一次次打破世界纪录;从1984年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到2024年取得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向着“体育强国”的目标大步迈进。
体育强则国家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大力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事业,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向着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不断迈进。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将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好条件、注入强劲动力。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弘扬体育道德风尚,深化体育改革,更新体育理念,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同时加快新技术在体育领域的推广应用,不断开创体育事业新局面,真正让体育精神成为中国精神的缩影,让拼搏精神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体现。(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