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间,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契合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基础课题。
立场契合——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是一个重要内容。强调民惟邦本,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延绵数千年的东方畅想。这与《共产党宣言》中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不谋而合:“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坚定站在人民的立场,追求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社会。
在民族危难之际,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先进知识分子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为解除民众的苦难而斗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充分证明了“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千古真理。
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正是因为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党和国家事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因此,坚持人民至上,坚定人民立场,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之处,也是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必须牢记的原则。
观点契合——
中国古代哲学“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高度契合;“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观点,呼应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联系观、矛盾观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同时,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等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在新时代的实践中,这一契合性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全面改革的实践展现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的胸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蕴含了“自强日新,道法自然”的智慧;统筹发展与安全彰显了“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的警醒。
中华文明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智慧,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宏伟展望相得益彰;“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施政理念,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奋斗目标连贯一致;对厚德载物、讲信修睦的不懈追求,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价值支撑;传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中华民族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沿着这条路,中国精神焕发新的时代光芒,中华文明传承发展拥有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方法契合——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践行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新时代新征程上,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不是偶然的,而是同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
正是在这一有机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和精华而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时代内涵,逐步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彼此契合,又互相成就。二者的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进一步筑牢道路根基、展开创新空间、巩固文化主体性。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我们才能够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